第518章 作为国都的条件

    第518章 作为国都的条件 (第2/3页)

还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

    再者,南阳的土地肥沃,人口相对稠密,有着发达的铸铜业、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

    最后则是南阳地位位置优越,三山环绕,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实属难得。

    作为一座军事重镇,或者是商业之都,南阳东有资格,也有这样的底蕴。

    只是,用南阳充当吴国的都城,庆忌还是有些犹豫的。

    别的不说,从南阳出兵,很快就能抵达中原。

    从吴国现在的都城金陵出兵,则是不然。

    金陵距离中原,尤其是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实在是太远了,鞭长莫及。

    劳师远征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

    而且其中被消耗的粮秣会更多,实在是不划算!

    就跟范蠡说的一样,如果庆忌真的有心跟晋国一决高下,逐鹿中原,最好是迁都于宛地。

    这样,吴国才能真的在中原站住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历朝历代,国都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经济中心则是相对而言比较次要。

    像是吴国,主力大军会驻扎在金陵城附近,以备不时之需。

    庆忌自然是可以退一步,将南阳作为吴国的一座军事重镇。

    但是,谁来领兵?

    数万人的兵马,就跟不久前的吴国君臣危机一样。

    稍有不慎,领兵的大将反叛,届时庆忌必定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庆忌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实际上也不愿意大将常年领兵在外。

    因为大将一旦反叛,后果十分严重。

    “大王,臣以为大王应当三思。”

    伍子胥低着头道:“作为国都,必须要具备五个条件。”

    “其一,地面要平坦开阔。”

    “其二,水源要充足。”

    “其三,交通要便利。”

    “其四,周围要山水环绕,便于防守。”

    “其五,经济要发达。”

    “都城作为全国的中心,各种补给需求量巨大,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

    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要找一个地方作为都城,尤其是大国的都城,条件是十分苛刻的。

    最重要的是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