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瓷器与茶叶

    第540章 瓷器与茶叶 (第2/3页)

在西方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华夏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

    “陶瓷”这个名词可以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

    瓷器可以说是陶器的进化版。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华夏就已经出现了彩陶。

    迄今为止,在这千数百年间,除日用餐饮器皿之外,祭祀礼仪所用之物也大为发展。

    这还得益于庆忌比较看重陶瓷的发展。

    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

    之前庆忌认为要改进武器的犀利程度,以铁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所以锻造兵器的火候,就被进一步的提高。

    然后,就影响到了制陶瓷的行业。

    而早在商周时期,青釉器的出现,就已经是陶瓷的一个雏形。

    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到1200c。

    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

    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

    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在庆忌的督促下,吴国的工业已经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其技艺基本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吴国烧制出来的陶瓷,大致上相当于汉朝的水准。

    尤其是吴国的青瓷。

    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

    “还是要尽可能的提高制陶瓷的技艺。”

    庆忌将手中的大件陶瓷放下后,又缓声道:“火候,还有原料土,都可以选用不同的。”

    “不要怕花钱,也不必怕失败。”

    “凡是能烧制出更高规格,质地更为上乘的陶瓷,寡人都可给予重赏,封官赐爵。”

    “诺!”

    文种、干将都立马答应下来。

    陶与瓷的区别在于原料土的不同和温度的不同。

    在制陶的温度基础上再添火加温,陶就变成了瓷。

    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至1000度,瓷器则是用高岭土在1300到140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