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越人断发文身

    第557章 越人断发文身 (第2/3页)

,根本无法满足越人土着的口腹之欲。

    连肚子都填不饱,他们又怎会一门心思的农耕搞发展?

    而吴国入主岭南之地后,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这是南海郡的大多数地方,都能在农业上做到自给自足的重要原因。

    “善。”

    庆忌旋即走到田垄之上,环视一周,看着正在农田上劳作的农夫,心里是感慨万千的。

    今时今日的岭南,与当年泰伯奔吴时的荆蛮之地,有什么区别?

    时值春耕,顶着闷热的天气,农夫们穿着短衣,正在农田上挥舞着锄头刨地,或者是驱使着耕牛犁地,或者是开一条水渠,以灌既农田……

    跟吴国本土一样,岭南之地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水稻就是南方的古越人最先驯化的。

    几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证明了吴越人的祖先,已经在种植水稻。

    而水稻的历史发源地,则是在岭南。

    大概是一万两千年前,英德的牛栏洞很可能是世界稻作的发祥地……

    “大王。”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庆忌就缓步走向农田的方向。

    原本还在农田那里劳作的农夫,就连忙上前朝着庆忌行礼。

    被发配到岭南的囚犯,与本地的越人,是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的。

    如百越人的肤色较为黝黑、精壮,甚至是裸露着上身。

    这百越人最显着的特征,莫过于“凿齿漆牙”。

    这是越族人的另一习俗,是“凿齿”(拔牙)。

    这种风俗习惯被称作凿齿、打牙。

    这是一种有意识地采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齿的行为。

    除了凿齿漆牙外,越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断发文身”。

    越人的文身之法是“刻其肌,以青丹涅之”。

    断发文身,即是剪短头发与文(纹)身。

    它与“椎髻”、“披发”类似,都是古代越人流行的发式。

    “文身”即由于古代越人“习水”而避蛟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这是一种多功能的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