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迁都于郢

    第617章 迁都于郢 (第2/3页)

吴国首屈一指的军事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甚至是文化中心。

    因为吴国最大的学府,天下最大的学府稷下学宫,就位于金陵的一侧。

    “父王,儿臣以为,迁都无可厚非。”

    吴繁莞尔一笑道:“若是父王要迁都,儿臣力推郢。”

    “郢都已经成为吴国的全国之中,形胜之地。”

    “郢地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越,也是中原沟通岭南的要冲!”

    “若定都于郢,吴国进可图谋中原,退可镇压四方叛乱。”

    “……”

    吴繁何以有这般主张?

    因为公子繁的生母是为孟嬴。

    孟嬴原本是秦国的公主,楚国的太夫人,深得楚民之心。

    这就导致,吴国朝堂之上,楚国出身的大臣一般都会支持公子繁成为储君。

    一旦庆忌选择定都于郢,最为得天独厚的,莫过于公子繁。

    因为庆忌将会不可避免的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考虑到楚人的因素。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吴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多min族国家,庆忌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统筹兼顾,尽可能的照顾到各方势力的利益。

    要不然,且不说各地是否会不满,继而引发叛乱,庆忌自己的乾纲独断,都不能服众……

    当然,以庆忌现如今的威望,生杀予夺,一言以蔽之,根本不成问题。

    “孙武、伍员、阳虎、伯噽,尔等可有看法?”

    庆忌又询问了一下其他四个还没有发表意见的大臣。

    孙武与伍子胥对视一眼,眼中皆有深意。

    孙武缓声道:“大王,臣以为迁都与否,其实时机尚未成熟。”

    “大王或可在宛城或郢都,设置一位镇西将军,加大都督衔,派驻重兵,以此来节制故楚之地的遗民。”

    伍子胥、伯噽跟着道:“臣附议!”

    轮到阳虎,阳虎只是讪讪的笑道:“大王,臣也附议!”

    靠着这几年在吴国干出的政绩,阳虎已经被庆忌信任。

    但是,在关于迁都的问题上,阳虎哪里敢于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

    “迁都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