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吴王容错率

    第632章 吴王容错率 (第2/3页)

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

    他始终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晏婴辅左齐国三公,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

    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

    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

    不仅如此,晏婴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

    晏婴生活十分俭朴,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可谓“食菲薄”。

    简而言之,就是粗茶澹饭素食当家。

    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不以已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

    庆忌微微颔首道:“晏子的确随和大度。晏子,寡人欲择储君,不知晏子认为,在寡人的诸公子中,何人可当此大任?”

    “……”

    晏婴显然是没有意识到,庆忌会问出这种问题。

    不过,既然是国君发话,晏婴岂能避而不谈?

    “大王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自然是真话。”

    “若是真话,老臣以为,大王当立公子鸿为储君,善。”

    晏婴缓声道:“公子鸿有贤君之风,才德兼备,在朝野上下,广受好评。”

    “老臣已经能为大王预料到,若公子鸿继位,则励精图治,吴国必将迎来大治,万民受益,国力日强。”

    顿了一下,晏婴又道:“若是公子恒日后继承大统,怕是如大王一般,锐意进取,开疆拓土,而枉顾黎民之生死……”

    听到这话,庆忌又好气又好笑的道:“晏子,你这是在拐弯抹角的教训寡人吗?”

    “老臣不敢。”

    晏婴还很幽默的朝着庆忌眨了一下眼睛。

    实际上,对于庆忌这些年来穷兵黩武的开疆拓土,晏婴是颇为不满的。

    在吴国生活那么久,晏婴已经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因为,不论如何,晏氏一族已经在吴国安家落户,与国同戚。

    荣辱与共!

    晏婴又怎能不在乎吴国的兴亡荣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