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孔子,大同世界

    第636章 孔子,大同世界 (第2/3页)

    好一个孔老夫子!

    这可真是既想立贞节牌坊,又要当biao子!

    岂有此理!

    众所周知,孔丘是一个爱惜羽毛,爱惜自己名声的人。

    只不过,这一次事关自己的得意门生公子鸿的夺嫡之事,孔丘不愿意置身事外。

    这才让他舍下一张老脸,全力支持公子鸿。

    然而,孔丘原本就是一个性情中人,固然老谋深算,却也不愿意使用阴谋诡计去击败对手,击败自己的政敌。

    准确来说,孔丘是不屑于使用卑鄙的手段,去铲除自己的政敌……

    只是,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因为一旦公子恒在这一次的嫡庶之争中胜出,公子鸿与孔丘等人都落不到好。

    万一庆忌薨逝,继承大位,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公子恒,岂能不秋后算账?

    这样一来,不止是公子鸿,孔丘、曾点、冉耕等儒家出身的大臣,还有申息、被离、烛庸等吴国本土的老世族公卿大夫,恐怕都免不了要被清算……

    届时,面对他们的,可能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最好的结果,就是他们被吴王恒贬黜,闲赋在家,或者是流放到岭南、西南之地。

    最坏的结果,就是他们服毒自尽,或者是被吴王恒抄家灭族……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他们这些失败者,为吴王恒所不容,不得不逃奔晋、齐、宋、鲁等中原列国……

    这些,都不是孔丘等人愿意看见的后果。

    残酷的夺嫡之争,毫无疑问,会极大的改变吴国现有的格局。

    那么,孔丘为何会鼎力支持公子鸿上位?

    公子鸿是孔丘的得意门生,深受后者信赖,这只是一个方面。

    孔丘的最大用意,就是期望将公子鸿打造成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贤君明主”,让吴国实行上古之世的大治!

    实际上,孔丘并没有放弃自己恢复周礼的崇高抱负!

    孔丘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