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半部晋国史

    第642章 半部晋国史 (第2/3页)

行军事的较为牢固的后方基地。

    敌军退后,赵鞅进一步加大攻打朝歌的力度……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十八年,农历十月。

    吴国都城,金陵。

    庆忌在滋德殿召集自己的一众肱股之臣商议大事。

    在座的,是公子鸿、公子恒,以及国尉孙武、大司马伍子胥、太宰计然、御史大夫范蠡、左丞相文种、右丞相孔丘、御史中丞伯噽。

    这些人,无不是在吴国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两个公子除外。

    “二三子,而今中原混战,是愈演愈烈了。”

    庆忌笑吟吟的道:“入秋以后,齐侯与宋公在姚地会面,商讨救援范氏事宜。”

    “然,无论齐侯如何挑动范氏、中行氏余党作乱,赵鞅的大军始终围困朝歌,意在围城打援。”

    “二卿家臣籍秦、高强从朝歌成功突围,二人来到原二卿的封地,号召他们的范、中行家族军队救援二主。”

    “在士吉射、中行寅一再的催促下,不久前,范氏、中行氏的军队在籍秦、高强二人的领导下如同蚁聚,向晋国潞地发起进攻。”

    “为相应籍秦、高强那边的战事,郑国也在齐侯的支持下与范氏家军联合,进攻赵氏的封地——百泉。”

    “面对联军的反攻,赵鞅应战,分别于潞地、百泉大败敌军……”

    顿了一下,庆忌缓声道:“这长达大半年的晋国内战,尚未结束。”

    “以赵鞅为首的晋军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战果,然,他们的敌人,可不止是范氏、中行氏,齐国、郑国、宋国、鲁国、卫国等中原列国,甚至是周王室都随时可能参战。”

    “战局这般变化莫测。最近一段时间,范氏、中行氏,还有齐侯,都向寡人遣使致信,让吴国出兵,加入这一场晋国内战,以二三子之见,可行否?”

    正所谓“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

    晋国的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

    这不,一场原本属于晋国内战的战争,已经愈演愈烈,扩大到了中原混战的程度。

    要是吴国都加入其中,恐怕战况会将变得更加的激烈。

    “大王,臣以为大可不必插手中原的战事。”

    范蠡冷静的为庆忌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