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孝顺之美德

    第653章 孝顺之美德 (第2/3页)

  卜商听到这话,只是泪流满面的摇摇头道:“大王有所不知。非是小民追名逐利,乃求得一任官吏,是为母亲赚取医药费!”

    “大王,家母已身患重病,每日便要服用不少的汤药,若不续之,恐性命难保!”

    “得益于师兄弟的资助,虽有所得,却还是无以为继,且小民怎能让他们一直这般破费?”

    说到这里,卜商忍不住抹着眼泪,一脸哀伤的神色道:“若小民能出任一方官吏,则必可养育家母,妥善照顾,不为寄人篱下之苦。

    “如得大王赏识,或为使家母之病情得到缓解,乃至痊愈……”

    “如此,怎能让小民不冒险私闯会场重地,冲撞王驾?”

    公子恒闻言,不由得皱着眉头道:“卜商,既如此,你又如何不让你的先生孔子举荐你?”

    “事出有因,我当时未尝不可让你通过面试,得到参与会试的机遇。”

    卜商摇摇头道:“公子有所不知,家师重礼,虽知晓小民出于一片孝心,却认为小民年少,不足以胜任一方官吏,故而并不举荐……”

    对于孔丘的所作所为,卜商也不会感到憎恨。

    因为孔丘对待他,可谓是已经仁至义尽了。

    然而,公子恒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迂腐!”

    公子恒不屑的说道:“卜商,孝顺乃是一种美德,右丞相怎能不体谅?”

    “依我看,他是害怕你在任期间出差错,他自己作为举荐人,也难辞其咎!”

    闻言,卜商沉默不语。

    按照察举制,被举荐的官吏一旦犯罪,也会连坐到举荐人。

    卜商不过十二岁,虽然天资聪颖,才学不凡,但是毕竟过于年少,心性不定,如何服众?

    当一任县令,那是属于父母官的范畴……

    当然,不一定是县令,有可能是主簿、功曹、仓曹这样的官吏,不过卜商难免会犯错!

    一旦卜商在任期间犯法,犯了过错,作为推荐人的孔丘也是罪责难逃的。

    以庆忌对孔丘的了解,孔丘不会这样自私自利。

    要知道,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