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完善吴国之政

    第661章 完善吴国之政 (第2/3页)

诸公子学业,一起在稷下学宫开坛讲学,可谓是感情甚笃的同僚。

    在恢复礼仪,以德行治国的问题上,晏婴与孔丘,更是想法如出一辙。

    晏婴对“礼”很是重视,把礼看作是治国的根本,统治百姓的工具,可见礼在晏婴心目中的地位。

    在这一点上,晏婴与孔丘是很有相似之处的。

    众所周知,“仁”是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婴当年在齐国施政的中心内容。

    另外,晏婴还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

    所以晏婴与孔丘长久以来的相处,都能相谈甚欢。

    对于晏婴的所作所为,孔子更是赞他是“不以已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表明了晏婴的随和大度……

    而今,晏婴虽死,却还是能出于一片公心,向庆忌献上如此的治国之政,怎能不让孔丘感动,为之潸然泪下?

    “右丞相所言极是!大王,对于晏子之奏请,臣附议!”

    “臣附议!”

    治粟内史曾点、御史大夫范蠡等群臣,都纷纷站起身,表示赞同。

    “善。”

    见到公卿大夫们都没有任何的异议,庆忌就微微颔首,决定了在吴国设立“登闻鼓”、“路鼓”的事情。

    相传尧舜之时,就有“敢谏之鼓”。

    凡欲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均可挝鼓上言。

    在这个时代,包括周王室在内,宋、鲁、卫、郑等中原列国,都悬鼓于路门之外,称“路鼓”。

    由太仆主管,御仆守护,黎庶有击鼓声冤者,御仆须迅速报告太仆,太仆再报告国君,不得延误。

    这“路鼓”就是后来的“登闻鼓”。

    而今,庆忌只不过是推动了一下登闻鼓设立的进程……

    进善旌、诽谤木和敢谏之鼓,都代表着古时信访工作的开端。

    另外还有肺石、公车……

    肺石,古时设于朝廷门外的赤石。

    民有不平,得击石鸣冤,石形如肺,故名。

    后演化为冤鼓,或曰鸣冤鼓,或曰喊冤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