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使大国无疆

    第754章 使大国无疆 (第2/3页)

了诸多弊端。

    一旦吴国遭到一场大败,或者庆忌暴毙而亡,看似无比强大的吴国势必崩溃,甚至是有土崩瓦解的危险……

    庆忌未尝没有看见吴国这样的祸患。

    只是,他几乎是没得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庆忌倘若是静下心来,慢慢的消化吴国内部的人口,这些祸患势必烟消云散,不会威胁到吴国的社稷。

    然而,这可能吗?

    “孙武,你怎么看?”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一直都默不作声的国尉孙武的身上。

    被点到名字的孙武,想了一下,随后起身,朝着庆忌作揖道:“大王,臣以为我吴国的十三个附庸国,自然要吞并,但,不是现在。”

    孙武显然是赞同公子鸿的主张。

    不过,又有所不同。

    只见孙武沉吟道:“我吴国的北部疆域,若要敌对北方诸国,防线过长,自东向西,从淮水一线到商于之地,迢迢数千里。”

    “若是吴国吞并各个附庸国,势必成为天下诸侯之公敌,届时淮水以北,或大江(长江)以北的城邑土地,或将全部沦陷,为他人做嫁衣裳……”

    孙武指出了吴国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

    疆域过于广袤!

    疆域过于广袤,其实是有利有弊的。

    利处在于战略纵横够长,可以凭借着地理优势,硬生生的将来犯之师拖垮,然后击败。

    弊端就在于边境线太长,需要驻防的兵马注定不会少。

    仅仅是如此,诸侯联军还可以从多个方向进攻吴国。

    让吴国防不胜防!

    “大王,臣以为吞并各个附庸国之事,可作为第二步计划。这第一步,大王应该缩短我吴国的北部防线,而后进击中原,吞并北方诸国,一统天下!”

    “缩短防线?如何缩短?”

    问出这句话的是太子恒。

    他的确不太明白孙武的想法。

    诚然,孙武当过太子恒的先生,传道受业解惑,但仅限于军事,而非战略目光……

    太子恒固然聪慧过人,却还是不及孙武机智,思维之敏捷也跟不上孙武。

    至于庆忌,嘴角已经微微翘起。

    显然,他跟孙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