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裂土封疆,分封诸子

    第791章 裂土封疆,分封诸子 (第2/3页)

域都护府的大都护,是为吴繁,副校尉伍明,至于其余官吏将校,随后选任。”

    顿了一下,庆忌又道:“寡人之意,在西域都护府的治所乌垒及疏勒城,驻军一万五千人,兵源一半为吴军,一半为西域联军,统一操练。”

    一万五千人?

    其实,用不了那么多的兵马。

    庆忌只是在为接下来的灭秦之战,做足准备。

    听到这话的计然,不由得苦涩一笑,道:“大王,臣以为不妥。”

    “西域驻军太多,从我吴国本土转运粮秣,途中损耗不知凡几。若由西域诸国负担,恐怕招致诸国不满,还请大王三思!”

    庆忌澹澹的道:“西域驻军之武器装备、军饷,由吴国调拨,诸国负责维护、出钱购置。至于粮草,寡人之意,是在西域实行屯田之制。”

    “农具、房屋、种子、耕牛等,由国家统一发放,士兵进行耕作,屯田垦荒,田地产出皆用作军粮。”

    “西域都护府另置典农中郎将,掌管西域屯田之事。”

    屯田制?

    经过庆忌的一番解释后,包括计然在内,一众公卿大夫这才意识到屯田制的高明之处,再无异议。

    战争中,粮食,是征战的物质基础。

    要保证粮草供应,发展农业生产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为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能够得到长期而稳定的粮食生产供应,更有必要建立一定形式的粮食生产基地。

    而这种粮食生产基地,最好建在距离交战区域不远的地方,这样才能够保证因为雇佣民夫搬运粮食而导致损耗在路上的粮食减少。

    这,就是屯田!

    这个时代,每次战争持续的时间都不长,所以也就无需建立粮食生产后勤基地。

    直到秦汉时期,屯田制才真正应运而生。

    如秦始皇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匈奴,悉此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徒适戍以充之。

    如汉武帝在黄河河套以至河西张掖、酒泉一带有屯垦戍卒六十万人……

    这足以说明,士卒轮流戍边,不是长久之计。

    庆忌要真正确保西域的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