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一千四百多万人口

    第839章 一千四百多万人口 (第3/3页)

,不再动辄暴乱。”

    “以大吴而今之强势,北方诸国只能苟延残喘,虽还在厉行改革,却始终不可能追得上我吴国的脚步。”

    ”因而,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少。既如此,大王何不裁军,以此来为国库减免一些军费开支,同时使他们返回故里,自力更生?”

    “大王,臣附议。”

    伍子胥表示自己毫无异议。

    裁军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五十万的常备军,吴国自然是养得起。

    但,真的没必要!

    吴国的君臣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之内,吴国不会动辄大战,只会一心专注于民生大计。

    北方列国也不敢南下,侵犯吴国的疆界。

    经过那么多年的打拼,开疆拓土,吴国的绝对霸权地位,不可撼动。

    而且,如果不是几十万的诸侯联军,吴国没必要维持那么多的兵马作为常备军。

    若能让部分士兵退役,转业为农民,勤恳耕耘,多多繁衍子嗣,岂不是对吴国更加有利吗?

    只是裁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怎么裁,裁撤多少兵力,庆忌需要考虑考虑。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庆忌终于做出决断。

    “我吴国而今,疆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常备军不能太少。”

    “裁军……十五万即可,保留三十五万人马,屯驻于各地方,都城驻扎十万禁军。凡退役之将士,一定从重抚恤,妥善安置。”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左丞相文种的身上,缓声道:“文种,此事,便交给你全权负责。”

    “诺!”

    吴国三十五万的常备军,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别的地方且不说,巴郡、蜀郡和长安郡(故秦之地),都是新并入吴国版图的地方,需要驻扎有一定的兵马,以备不测。

    “大王。”

    伍子胥皱着眉头道:“现在我吴国兵强马壮,光是战车,便有一千六百多乘,铁骑兵二万人。”

    “然,臣以为在如今的战场上,战车的杀伤力已不及甲具齐全的骑兵。”

    “是故,臣以为大王应当考虑逐步淘汰战车,全力打造更多更强的精兵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