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清君侧,中原乱

    第867章 清君侧,中原乱 (第2/3页)

丘、曾点。”

    “臣在!”

    “你二人负责在上郡、陇西郡勘察地形,营造城邑。至少方圆百里之内,要有一座城邑,规模且不说,城邑务必要建设起来。”

    庆忌缓声道:“另外,上郡、陇西郡之黎庶,免除赋税徭役三年!”

    “诺!”

    城邑的建设工作,的确是不容马虎的。

    上郡和陇西郡,原本是西戎八国的疆域,那里地广人稀,一马平川。

    如义渠一般,昔日义渠和周族相处十分的融洽。

    而鬼方(猃狁)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鬼方失败逃走,远奔河套,而义渠趁机内迁。

    这样,义渠就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

    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使义渠人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

    他们在同当地周族后裔的杂居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学习了周族文化,并效彷周人建立城邑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羌戎的义渠族。

    不过,这城邑终究是少之又少的。

    放在中原国家,方圆五十里,基本上就有一处城邑了。

    而吴国的西陲则是不一样。

    有城邑的存在,不止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吴人与义渠人的民族融合,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说,原来的义渠人能在城中安家落户,过着小日子,怎么可能会造反,背叛吴国?

    庆忌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凭借吴国强大的国力,施恩于戎狄,让他们跟吴国归于一家,不分彼此。

    话说,吴国的上郡、陇西郡,大致上就是现代的甘肃、宁夏,以及青海的一小部分。

    ……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二十七年,即公元前487年,正月。

    吴国出兵吞并西戎八国的时候,远在中原的郑国,跟着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内乱。

    郑国的阳子居变法,极大的触动了老世族的利益,所以,以“七穆”为首的郑国卿大夫,派刺客暗杀阳子居。

    刺杀行动并没有成功,却惹得郑伯姬胜大怒。

    姬胜趁此机会,剥夺了一众老世族的封邑、爵位,打算将他们贬为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