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开凿大运河

    第991章 开凿大运河 (第2/3页)

,为江、淮、河、济四大水系的枢纽,乃是交通运输的要冲。

    水道运输经济而省力,因此水道交通很早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

    但是,华夏的主要河流绝大多数是东西走向,没有南北水道,这种横向封闭的自然水系严重地制约着全国各地的交通往来,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庆忌不得不设法开凿南北走向的人工河——运河。

    “这……”

    群臣看见庆忌在地图上画出的那一条墨线之后,不由得瞠目结舌。

    “寡人之意,开凿一条史无前例的南北大运河。南边起点会稽郡的钱塘江,连通延陵、吴都、泓上、金陵,入邗沟之后,经淮水、浪荡、睢水,至大河(黄河),向西,直通洛邑、关中,以咸阳为终点。”

    “向北,引沁水通大河,北通蓟城。”

    “嘶!”

    听见庆忌的想法之后,一众公卿大夫都不由得目瞪口呆。

    庆忌关于吴国南北大运河的设想,自然是根据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而来。

    如此一来,长江、黄河、淮河、泗河等等,各种水系就被连接到了一起,保证吴国的漕运畅通无阻,跟直道、驰道一般,成为一片坦途。

    不论是运粮、运兵,还是用来通商,大运河都是最理想的道路。

    然而,文种不得不硬着头皮劝道:“大王,这开凿大运河恐怕殊非易事。”

    “自蓟城到钱塘江,有数千里之遥,还要转向洛邑、咸阳,如此浩大的工程,只怕是旷日持久,还要我大吴投入不知凡几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大王,恕臣直言,以我大吴现在的国力,恐怕负担不起……”

    周制以八尺为一步,吴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

    而庆忌所知道的,吴制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

    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

    所以换算出来,吴国大运河的长度就不下几千里……

    此时,还不等庆忌说话,一向是庆忌的铁杆忠臣的伯噽,哼了一声,出来反驳道:“太宰此言差矣。”

    “大运河之工程,虽旷日持久,耗费巨大,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