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三权分立,爵分十等

    第1000章 三权分立,爵分十等 (第2/3页)

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功臣们自然不敢跟皇子相提并论。

    但是,身后之名他们很是在意。如伍子胥一般,墓碑上,可上书

    “大吴大司马武信君伍员之墓”。大司马是官职,武信君则是爵位。吴国已经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

    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武将还好说,毕竟军功爵位也是爵位。

    有不世之功的文臣,诸如已故的季札、计然、孔丘等人,还被庆忌封了君。

    但是,那些没有资格,没有足够的功劳封君的文臣如何是好?百年之后,他们连爵位都没有,百年之后,墓碑上只能是以官职为前缀,然后是

    “某某子”。这公平吗?似乎有些不公平。想到这里,庆忌微微颔首道:“阳虎,你说的这些,朕会考虑的。”

    “你辞官归养之后,是留在金陵?还是回老家?”闻言,阳虎想了一下,便道:“陛下,臣想回老家一趟,再折返金陵。不知道臣死后,是否有荣幸,陪葬于皇陵?”

    “可。”

    “多谢陛下!”阳虎这才了无遗憾。……阳虎离开后,庆忌又派人将太子恒传召到滋德殿,将评选功臣爵位之高低的事情,交给他办理。

    太子恒负责拟定人选,最后由庆忌裁决。只是封号的话,庆忌并不在意。

    但,功臣们很是在意。

    “父皇,这评选爵位之事,标准为何?”太子恒颇为不解的询问道。若是武将出身,以军功爵位评选,倒是不难。

    文臣的话,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

    “压低一些。”庆忌思索片刻后,道:“定爵制为十等,分别是:王、国公、郡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

    “文臣的爵位不同于军功爵,属于另一套规章制度。”

    “军功爵只是左庶长,政绩到位,也可封侯、伯等爵位,反之亦然。”

    “以尚书令文种为例,可封伯爵。”闻言,太子恒瞠目结舌的问道:“父皇,这文种为相多年,政绩斐然,功劳那么大,就只是一个伯爵,是否过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