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第二次西征,大将军炮

    第1070章 第二次西征,大将军炮 (第2/3页)



    “好。”

    庆忌还是颇为满意的。

    大吴的一步,相当于1.3米,五百步就是650米。

    有这么远的射程,足够了,而且以后还能逐步改进火炮的技术。

    庆忌依稀记得,历史上的红衣大炮最巅峰的时期,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到2.5公里!

    按照大吴的科研成就,发展速度,不出十年,新式火炮就能达到这种水平了。

    “现在我大吴有多少门火炮?”

    “回禀陛下,且不说还在研制阶段的新式火炮,已经投入使用的火炮,有三百零二门。”

    “给朕再造二百门重炮,就按照新式火炮的标准。炮弹也多造一些,多多益善……从今往后,我大吴的火炮,名曰‘大将军炮’。”

    “诺!”

    鲁班当即答应下来。

    好一个“大将军炮”!

    有足够的材料以及资金,鲁班就不愁造不出那么多的火炮。

    庆忌等人检阅了大将军炮的威力,又跟着检阅火铳兵的训练。

    大吴的火铳水平,大概相当于明朝时期,属于黑科技的一种。

    火铳的射程可以达到一百米,有基本准头的有效射程约五十米,具备穿甲能力的最佳射程约三十米。

    这也就意味着,火铳其实在战场上也克制不了骑兵。

    火铳打完后重新装填时间太长,反而还不如弓箭了。

    不过能给敌人造成的威慑力是极大的。

    对于火铳兵的训练事宜,庆忌很是慎重,采用的是“线列阵法”,也就是“排队枪毙”……

    有效射程短,很难发出第二次射击,那就加大火力覆盖,直接把敌人的锐气打掉。

    ……

    奉天殿上,太子恒正在向庆忌汇报国政。

    “……《大吴字典》、《百家姓》已经编纂完毕,被大量刊印成册,《文献大典》则是还在编纂中,已完成1122卷。”

    “善。”

    庆忌对于这样的编纂速度,还是颇为满意的。

    毕竟有国子监士子,以及朝中官员几千人参与编纂工作,非同小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