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1093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2/3页)

    “另外,各个藩王国,也置行省进行监察。”

    庆忌语重心长的道:“复置花剌子模、吕底亚、米底、马其顿、色雷斯等行省,共三十五个。”

    “行省最高长官为总督,与州刺史一般,五年一任,官秩六百石。”

    庆忌设立行省的初衷,则是苦心孤诣的,完全是为后继之君颁布“推恩令”,做了铺垫。

    推恩令一经颁布,各个藩王国就会被一步步的削弱,其真正的治理大权,会加诸于行省的总督手上。

    这其实会让庆忌心存疑虑的。

    毕竟,他分封诸皇子封邦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大吴帝国,能够万世一系。

    如果朝廷出现权臣,藩王就可以对朝廷的权臣发动群殴,藩王国内发生叛乱,难以镇压,皇帝也能出手帮忙,或者下令附近的藩王国出兵镇压。

    皇帝和藩王互相捧场,都是一家人,这样吴氏天下可以千秋万代……

    所以,在推恩令的问题上,庆忌有些迟疑不决。

    “二三子,朕欲推行科举制,以取代察举制,选贤任能。”

    “这……”

    李克欲言又止的问道:“陛下,不知道何为科举制?”

    “科举制,乃科举取士,以试策取士。”

    “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院试由县令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由郡守监考,考中的就是举人。”

    “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凡能通过殿试者,赐进士出身,可在朝中或各地方任职,至少是一任县令,或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吏。”

    “凡殿试,头名为状元,次者为榜样,其三者为探花。”

    庆忌缓声道:“科举分常科与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考试科目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五类,考核生员之诗赋文采、书法、数算,以及对典籍、法令的认知。”

    何为进士、明经?

    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