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邓夫子授课

    第54章邓夫子授课 (第2/3页)

是推荐函,你拿着此函前往太学报到,想办法混进新生中,彻查考场腐败案件。”黑袍站长说着,交给刘秀一封书函。

    “有任何问题,随时来这儿找我。”黑袍摁了一下机关,只见两座神像缓缓向两端移动,从中显露出一个黑暗的地下通道。神像复原之时,黑袍人已消失在一片黑暗中。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在长安创办太学。

    王莽时,“礼乐分崩,典文残落”,“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太学凋零。

    而今兴科举,重振太学,大有复兴之势。

    刘秀终于回到曾经求学的地方,故地重游,难免感慨万千。

    走在学院羊肠小道上,呼吸着初春独有的气息,山花烂漫,蝴蝶纷飞。

    一路行至以前上学的教舍,远远便听到诗书朗诵之声: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刘秀从教舍后面偷偷进来,以为自己可以摸鱼混过去。

    哪曾想被先生抓个正着,把他叫到跟前,用严厉而不失柔和的语气问道:“既然迟到,就必须接受惩罚。我问你,方才所诵出自何处,表达何意?”

    “此篇出自诗经,歌颂君子的仁厚诚实。”刘秀抬头挺胸,声音洪亮地回答。

    “回答得不错,你叫什么名字?”先生身高七尺有余,生得儒雅倜傥。

    “纠正一下,是诗,而不是诗经。”邓禹提醒道。

    诗经是后世习惯的叫法,历代只称诗。

    刘秀仔细辨认,心中惊喜,又有些不确定地问:“莫非夫子是新野邓仲华?”

    先生听他如此询问,先是有些错愕,然后答复道:“邓禹,邓仲华。”

    “见过邓夫子,小子刘禾乃,南阳蔡阳人。”刘秀作揖道。

    报了个刘禾乃的假名字,何为禾乃?不过秀字拆分而成。

    刘秀甚为震惊,他的老同学邓禹居然留在太学执教,难怪刘秀自长安分别后,一直打探他的消息,如石沉大海。

    “谁来回答一下,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