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长袍和女装(上)

    第17章 长袍和女装(上) (第1/3页)

    “哀哉,哀哉,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珍宝成就了自己的富足,而她却在一时之间就化为了废墟。”——《启示录》关于巴比伦城陷落后的叙述

    ++++++++++++++++++++++++++++++++++++++++++++

    这数日,萨丁尼亚的卡利亚里港都要忙到飞起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扬起帆划着桨,来回在海面上穿梭着,不断有超载的船只倾斜着搁浅在栈桥边,但商贾们还在跳着脚,要工人们往那边装载更多的粮食,来换取平衡。

    船队的主人笑了,开始榨取更多的中间利益,他们在船舱上标上等级来,不同区域的,不管是装人还是装粮食的,都收取不同的价格。

    庄园主也笑了,他们以比往年高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倾销了小麦,而且本人不用负责运输和销售,反正商人们直接把钱物摆在庄园里,然后直接拉走麦子,还有比这还轻松惬意的吗?很多财富一下膨胀起来的庄园主都考虑在卡利亚里城里购置别墅和公寓来,他们需要在未来的房子里画上风景画,建好壁炉,使用四季不断的花卉打扮,祖先和神的祭坛前要摆上丰足的罂粟子、蜂蜜酒什么的,这样他们在农忙的季节可以在乡下的庄园里监督奴隶工作,农闲的季节他们就带着家人与高级奴仆去城里住宿,那儿有花样繁多的娱乐、社交活动。

    但数日后,那些最渴望笑起来的商人们却笑不起来了,他们本来的计划是把小麦在罗马城附近的港口码头卸下,进入仓库,等待着元老院派专员来出大价钱收购,反正国库现在因为米特拉达梯战争的入账,十分充盈,在周边地区直接交给收购专员。也能节省大笔路费。

    可是,等到他们在第勒尼安海一侧的奥斯蒂亚(奥斯蒂亚大街正是通往此海港)、阿迪亚、阿文尼奥姆乃至更远的萨利尼,把船队靠岸后,却发现早已又另外支自北而南下来的庞大船队,集中在这几个地区以比他们低廉不少的价格,抛售起粮食来,当地的很多小商队一接到这些粮食。就疯狂地往罗马城去转售,而元老院的专员连个影子都没看到——人家的路途花费也是很宝贵的。

    “是来自伊特鲁尼亚地区的麦子!”

    在喀提林死前,卡拉比斯和一帮骑士、商会自由民就着手在此地建立了“经济共同体”,当然还有克拉苏这个大金主在撑腰,他们开采了当地的铁矿,或直接用葡萄酒在高卢凯尔特人那儿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