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畏战(中)

    第32章 畏战(中) (第1/3页)

    几名贵族向部族酋长杜松维耶提议,带着骑兵冲过那处隘道,但杜松维耶却万念俱灰,说留在后面的营车怎么办?那儿全是我们的妇孺后代,特别当他看到夹峙在隘道两侧的棒投器和弩砲时,便下定了投降的决心。

    让他意外的是,当他跳下马走到罗马指挥官营帐前,那位司令官既没让他脱衣服,也没让他钻轭门,而是通过翻译很温和地抚慰了他与族人,并交出一部分粮食接济,甚至还允许他们保留辎重与武器,但也有条件,“作为仆从军,为军团提供血贡。”

    在李必达的安排下,杜松维耶果然带着族人定居在高卢内陆,选定了城寨、牧场和田地的地址,这让所有族人惊喜过外,因为不用和亲人一起被贩卖到酷热的意大利岛去当奴隶,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造化,更何况新家园的土地和气候要比原先阴郁到整日不见阳光的黑色河流、森林要强多了,这儿只要播下种子,安心祭司布谷鸟神,那么来年就会有大量的收获。

    于是按照承诺,杜松维耶以下一千名部族骑兵,被变为了十二军团的“附属军团骑兵翼”,当年在卢西塔尼亚李必达就组建过步骑混合千人队,但后来因为各种缘由解散了,但今日他不费一枪一弹,也不花一枚塞斯退斯,就利用权力收编了这股根本不用和步兵配合作战的高卢精骑,也真是太划算了。

    剩下的也就是更改组织、衣甲和旗标了。

    这段时间,李必达开始稍微改革原先的兵士委员会了,他要求只有将努马王神像请入营帐崇拜的。才有资格担任委员,并且他还将委员会条目镌刻在青铜板上,安放在营帐当中,供委员们体会观看。其中最核心的几个字眼就是“忠诚、荣誉、服从、协商”。

    但是津贴的分发权,还是掌握在兵士委员会手中,依旧是每隔两个补给日,即一个月发放一次。现在李必达觉得万事都么么哒了,就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