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诗集

    第1007章 诗集 (第2/3页)

    “伱们呀,真是煞风景!完全看不透启远侯的用意,他表面是卖《红豆集》,实则重点在《守河行》,开篇便赠守河军,第一首诗便是‘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那气势,直欲破纸而出,吓煞人。”

    “以情诗当噱头,实则贩卖战诗。开篇便是《颂大将军王》,而且颂得热血沸腾、豪气澎湃,谁看了不拍案叫绝?”

    “李清闲这人,当真是……经学狗屁不通,诗才天下绝顶。”

    “幸好他如此,若他样样都行,还来文修,有咱们的活路吗?”

    “其中那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帝王之相,扑面而来。”

    “还有那‘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颇具天子气的诗词。”

    “咱们前些天还抱怨启远侯偏心,只帮助武修道修,哪知没几天,一整卷边塞诗砸下来,太多了,多到我都不知道怎么改诗了。”

    “所以说启远侯当真是奇男子,各种花活儿玩得……这一卷一百首诗词,篇篇精品,用不了多久,便可名满天下。”

    “何止名满天下,自此之后,人间文修的战诗词体系,全部木棒换刀,完全不一样。”

    “不错,尤其是那些上品大儒,他们战诗词恐怕会强得吓人。毕竟好诗词太少,导致能承载的战诗词类型和威力有限。”

    “对了,之前赵首辅赠送给李清闲一枚正气剑种,这些诗词一旦传扬,定然会温养他的正气剑种。如此广的流传,最多三年,他恐怕会温养出古今第一正气剑种。”

    “还真是,之前那些拥有正气剑种的,哪怕是一代大儒,能有多少战诗词流传天下?”

    “李清闲倒好,一出百篇,过些日子再拿出一百篇,以后全文修都指着他吃饭了。”

    “来来来,咱们不说废话了,开始精研改诗。”

    “你们说这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否改成,‘惊鸣声中一岁除,春雷送亡入魔墓’?”

    “你这也太直接了,委婉点……”

    离江南姑苏城遥远的肃城。

    黄沙弥漫,土屋林立。

    因是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