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肆百肆拾回 小太尉斗宝光僧

    第肆百肆拾回 小太尉斗宝光僧 (第2/3页)

荡平乱世,立不世之功,庶几无负父母生养你一场。似你这般枉死,徒令亲者痛、仇者快,于事又有何补?这些话我只说一次,你回去养伤时,再细细想一想。”

    司行方流下两行泪来,艰难点头,哑声道:“哥哥放心,小弟再不敢轻生了,不然非止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哥哥这番救援、教诲之恩。”

    曹操点点头,当下令人送了他进城,回自己府邸将养。

    方天定余怒不息,对老曹尬笑道:“多亏宋兄救了司帅,只恨平白折了一场。”

    邓元觉本就已经不快,闻言愈发烦躁,大喝道:“大太子不必忧心,和尚去抢下一场胜利便是。”

    他跳下马,倒拖条浑铁禅杖,大步奔上桥去,那禅杖磨着桥面青砖,嚓嚓直冒火星,戟指对阵大喝道:“你那厮们若有好汉,敢同佛爷步斗几合么?”

    童贯把眼一瞪,上下打量,见来者装束不凡——

    剃一个青虚虚的秃瓢,穿一领红艳艳的僧袍,

    挂串数珠缀璎珞七宝,抽条虎筋做腰间圆绦;

    九环鹿皮僧鞋脚下踏,铮光浑铁禅杖手中拿,

    袍里透出金兽掩心甲,不念经只爱杀人如麻!

    童贯不由喝彩:“好个莽和尚!久闻梁山泊有个鲁智深,亦是西军出身,看这恶和尚规模,未必输于那梁山和尚,想必定是明教的护教法王,‘宝光如来’邓元觉!我这里若要战他,必要出个勇将不可。”

    他眼珠子暗暗一转,扭头喝道:“姚平仲,你素来自夸本事,可敢去这和尚手里,替本帅争得一胜么?”

    一个二十余岁小将闻言,脖子一梗,喝道:“却有什么不敢?只是我胜了,可带挈我谒见官家么?”

    这个小将,年纪不大,名声却是震彻西北,他父亲征战而死,被西军大将姚古收做义子,学成一身惊人的武艺。

    十八岁艺成从军,臧底河大战西夏军,独杀二百余人,西夏军畏之而降。童贯时任宣抚使,爱他少年英勇,欲收入囊中,这姚平仲却是心高气傲,当着童贯面道:皇帝用汝阉宦为将,乃是未见豪杰之故,若见某姚平仲,军中安有汝坐处?

    意思是皇帝是没见过,要是见了我,以后便没你什么事儿了。

    童贯因此深恨,把他的军功都抹去了大半,关中众将却因此更加推崇,满军都呼他为“小太尉”。

    这次方腊作乱,童贯虽厌恶其人,却知他实有勇冠三军之能,故此征调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