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复制原始冶铁工艺

    第七十六章、复制原始冶铁工艺 (第3/3页)

竟,使用的是木炭,在现有工艺之下,纵使锤炼一百次,强度也很难达到制作武器的标准。

    按照原来的生产模式,出售生铁固然能够赚钱,但利润却远没有哈德逊预料之中的那么暴利。

    看似生铁价格不低,可架不住矿区的产能低。根据工人们的回忆,萨拉姆矿区巅峰时期工人数量超过四千。

    可据哈德逊了解,阿尔丰斯子爵这位东南行省最大的生铁供应商,每月出货量却只有可怜兮兮的十八万磅不到。

    就算是自用了一部分,人均日产铁量也就一点五磅左右,效率低得令人无话可说。

    考虑到木炭需要外购一部分,以及矿工重体力劳动消耗较大,需要更多的营养补充,再加上税收、基础设施设备维护成本,估摸着利润也就五成左右。

    考虑到领地出产的生铁大都品质较低,大规模批发价格还有折扣,统一按照25铜币/磅售价计算,十八万磅的出货量,月入也就三千金币左右,收益大概在一千五百金币上下。

    看似这个收益很不错,在王国众多男爵领中也能够排前列,却远没有哈德逊预想中那么暴利。

    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改良冶炼工艺,提高产能和生铁质量势在必行。

    没有工业体系支撑,高科技的技术肯定是想都不用想,可供哈德逊选择的只有传统工艺。

    高炉炼铁,许多人都是耳熟能详,可真要操作起来却一点儿也不简单。

    幸好哈德逊喜欢四处跑,亲自接触过不少高炉遗迹,大致的了解高炉炼铁流程。

    跟着依葫芦画瓢,高炉没有搞出来,反而先教起了工人们烧制窑砖。

    指挥着手下的工匠,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个月,经历多次失败后,哈德逊才捣鼓出第一炉砖。

    或许是因为火候控制的不到位,或许选取的土质不合格,又或许是工人们对哈德逊的话理解不到位,窑砖的质量那是一言难尽。

    大部分窑砖上都出现了裂纹,只有一小部分像那么回事,能够勉强凑合着用。

    指挥着工人尝试着搭建高炉,哈德逊只感觉身心疲惫。攀爬科技树,真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一套最简单的原始冶铁工艺,复制起来都这么麻烦。若是换了需要配套产业的先进工艺,那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