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红巾军的威风,在下常遇春【求追读】

    第一百一十章 红巾军的威风,在下常遇春【求追读】 (第1/3页)

    山东义军的求援,自然不仅是找到了朱瀚这里。

    他们几乎是病急乱投医,几乎所有的红巾军势力,都是派人去求援了。

    但是,真正得到回应的几乎是没有。

    各路红巾军如今一片形势大好,都是忙着抢钱抢粮抢地盘呢。

    谁有那闲工夫去管山东义军。

    再者说,就算是要想去帮忙,沿海一带的山东义军也实在是太远了。

    除了海路之外,从陆路赶去救援的话,恐怕只能给山东义军兄弟们上头七了。

    对于山东义军的局势,朱瀚早已经有了打算。

    山东特别是沿海一带,若是能掌控,不仅可以实现完全的掌控东海海域,而且能够凭借山东沿海为基地,向北威胁蒙元的大后方辽阳行省,还有狗腿子藩国高丽。

    辽阳行省不仅能够提供兵源,而且能够提供不少的粮草供养,让蒙元大都在失去江南后,还能够勉强维持吃饭问题。

    这样一来,山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回到营中之后,施耐庵和胡惟庸都是表示了一些困难。

    “山东太远了,若是救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粮草啊。”施耐庵有些担心道。

    “副帅,粮草的话,还算是小事,我军现在兵力不足,又是春耕下播的时候,没有多余的兵力啊。”胡惟庸说道。

    如今除州一带的打土豪分田地,早已经是完成了,各个军屯的士兵和平民们分到了土地,一个个都是忙着耕种。

    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再征集百姓为兵,而红巾军的正兵已经是分摊到各处。

    “这一次出兵山东,我已经是想过来,并不需要太多的兵力,有个两三千人就足够了,其余的人马可以从俘虏中甄别一些出来,让他们给我们打头阵当仆从军!”朱瀚说道。

    一听到这个说法,胡惟庸和施耐庵都是一愣。

    “俘虏?”

    “对,就是俘虏,我们击败蒙元和高丽,俘虏了不少的人,不是都在除州当苦力吗,肯定有一些改造的比较老实的,可以让他们当兵,反正一样是当兵吃粮,我相信他们能够乖乖听话的。”朱瀚说道。

    “副帅的计策,倒是可以试一试。”施耐庵立刻赞同起来。

    既然想到了这个办法,朱瀚立刻就是实施起来。

    至于如何选择俘虏当炮灰兵,那就得靠他自己去挑选了。

    这种是事情,胡惟庸等人也没有经验。

    朱瀚在回除州之前,先是命人安顿好了高国平、刘三娘等山东义军的人,嘱咐他们自己很快就回来,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走海路去往山东。

    一回到除州,朱瀚立刻就去视察了附近的采石场。

    除州各种建造越来越多,需要的石材自然也是越多。

    采石场的活儿,可是非常的劳累。

    当初来的数万俘虏中,至少有将近一半,已经是死在了刚来的头三个月里。

    如今剩下的这些俘虏,都是比较能抗的了。

    采石场内,时不时有大股的粉尘激荡而起,漫天的白色粉尘如同是面粉一样,扑撒在人的身上。

    再加上烈日炎炎,苦役的俘虏们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身上的石灰土被冲刷的一道道沟壑。

    时不时还有俘虏晕倒在地上,采石场的督工们当然不会跟这些蒙古人和高丽人客气,手中的鞭子先是招呼一顿。

    若是强烈挣扎,那肯定是装病无疑了,少不了打得更狠一些。

    若是挨了打只能是无力的哼唧,那就可以看出是真的出问题,采石场的监工们便会招呼人手,把倒地的俘虏抬到旁边的木棚子里。

    那里有解暑驱邪的药汤可以喝,而且还能稍稍休息一下。

    “副帅,如今这些鞑子是有福了,想当初刚来的时候,哪一个不是累到死才罢休。”采石场的统领在旁边说道。

    “人力还是很珍贵的,不能往死里用啊。”朱瀚说道。

    经过一番查看,他已经从监工这里得到了详细的俘虏名单。

    哪一些俘虏属于比较听话,哪一些属于非常刺头的,采石场的监工们早已经是备桉。

    随同前来的胡惟庸看到这些,心中顿时大为钦佩。

    看来朱瀚早已经是想到要利用这些俘虏,才让人准备如此明细。

    “高丽俘虏竟然还有这么多?看来死伤极少啊。”

    朱瀚看着名单有些惊讶。

    一千多名高丽俘虏,几乎是没有死掉多少,依旧维持在一千出头的数目。

    而且,在采石场的记录中,高丽俘虏都是属于上等的表现评价,属于可以好好利用的级别。

    “副帅,这些高丽人老实的很,来了以后,让他们往东,那是绝对不往西,谁要偷懒耍滑,他们之间还会争相告发,没有几天,就已经是让我们很放心了,所以在日常也是优待他们一些,没有病死累死多少人。”采石场的统领说道。

    这个惩罚俘虏的采石场,对待俘虏一般都是以严厉开局,为了就是淘汰掉里面的病弱和骄横不服者。

    听到采石场管事的话,一旁的胡惟庸忍不住说道:“那这么说,这些高丽人岂不是天生的奴婢脾性?”

    “胡大大说道对,我们也觉得他们天生的奴婢贱骨头。”采石场管事说道。

    朱瀚听到这话,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周围的其他人也都是纷纷笑起来,整个屋子里,因为嘲笑高丽人,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挑选一千蒙古俘虏,再挑出所有高丽俘虏。”

    朱瀚笑罢说道。

    “遵命,副帅!”

    很快,按照花名册上的名单,两千名俘虏就被挑选了出来。

    朱瀚下令召集所有俘虏,当众宣布把这两千名俘虏调出采石场,转为红巾军的辅兵。

    作为红巾军的辅兵,他们不仅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还不用日夜劳役,病了能够得到药品,而且能够积累军功,获得土地、房屋、牲畜和金银奖励。

    霎时之间,整个采石场的俘虏们全都是投来了羡慕渴望的眼神。

    朱瀚一看这情景,心中就很是得意。

    自己的这个套路,果然是简单有效。

    先让这些俘虏吃够了苦头,然后再把他们拉出来,赏给一个辅兵的身份,不仅可以激励剩下的那些俘虏,给予他们努力卖命的希望,而且这些得到辅兵身份的俘虏们,也会因为自己被特殊优待,而对朱瀚的红巾军产生感激。

    甚至于,他们对于自己的辅兵身份,还会非常的看重。

    “副帅,这些俘虏辅兵如何处置,是让他们编入各个军中吗?”胡惟庸在旁边问道。

    若是按照寻常的手段,对于投诚自己的俘虏,一般是不会保留他们原本的组织小团体的,往往都会分散安插到各个军中,防止他们勾结串通搞事情。

    “不用,我已经有了打算。”

    “你先把这些俘虏都带回去,先去除州药房内拿一些去病杀虫的药,给他们先吃下去排毒,防止带回去什么瘟疫,然后再给他们按照辅兵的标准供应伙食,最后再准备衣服什么的。”

    对于朱瀚的安排,胡惟庸有些不太明白,但是也不敢多嘴,立刻就是安排办理。

    这些俘虏吃的苦头已经不少了,要想他们当辅兵上阵充炮灰,还得先让他们吃几顿饱饭再说。

    否则,一旦上了战场,被敌人一个冲锋就垮掉了。

    在除州挑选好了人手后,朱瀚又是安排好了除州留守事务,几天后带着兵马顺流东下返回了泰州。

    早已经征用的海船,也已经补充好了澹水和食物,随时可以乘着南风进发山东。

    在泰州苦等了几天的高国平、刘三娘等人,一见到朱瀚回来,简直是比见到了亲爹亲娘还要开心。

    特别是刘三娘,一见到朱瀚的时候,竟然已经是一脸的娇羞。

    朱瀚最近刚好勐蹿个头,隐隐已经是有了大人的模样,更是让刘三娘越看越是喜欢。

    至于是为什么喜欢,刘三娘自己都是不知道。

    不过,对于刘三娘的眼神,朱瀚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经过之前的相处,他对于这个女绿林的过去,可是相当的了解了。

    作为海盗的一员,刘三娘是真的杀过人抢过劫的女悍匪,甚至于她的狠辣手段,在海盗窝子里都是不落后于人。

    “一丈青!”

    这是施耐庵在听闻了刘三娘事迹后,立刻给她起的一个外号诨名。

    一丈青是一种黑色的毒蛇,最是泼辣狠厉,配上刘三娘年轻妖娆的身段,朱瀚反正是觉得很是贴切。

    “副帅,要不要我们带路?”

    在启航临行的时候,一丈青刘三娘主动过来找朱瀚。

    “带路就免了,我们有详细的海图,也有向导,再者说你们是山东海盗,咳,义军,也不熟悉这里的水情。”

    朱瀚笑着说道。

    如今的刘三娘又是换上了一副女扮男装,因为马上就要登船,出海的船一般都是忌讳有女人的。

    哪怕是一身男装,也是难掩她的身段。

    嘶!

    一想到这里,朱瀚不禁又是抽了一口凉气。

    自己最近这是怎么了,动不动就要往歪道上想。

    刘三娘听到朱瀚的话,露出了不服气的神情。

    “我们之前出海,曾经来过长江口,算得是熟悉水情了。”刘三娘说道。

    海盗们所谓的‘出海’或者‘打渔’,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打家劫舍抢掠船只。

    一想到眼前这个少女可以算是杀人越货的老手,朱瀚也就不再躁动了。

    “副帅,该上船了!”

    随着胡大海的一句话,朱瀚就登上了大船。

    浩浩荡荡的舰队,从泰州出发一路东进,然后入海北上,沿着海岸向着山东进发。

    朱瀚他们的航行,赶了一个好时候。

    不仅天上有南风,而且一直是放晴天,没有夏季常见的风暴台风什么的。

    经过两天航行,他们就进入了东海北端,算是进入了山东行省的海域。

    “副帅,那里就是山东行省的海曲县!”

    胡大海手持着一张海图,向朱瀚指示意着海岸。

    海曲县是山东的最东南,这里也是有一股义军兴起,其首领似乎是叫做于得水。

    不过,这个于得水号称自己是赵宋皇室后裔,已经是改名叫做赵得水了。

    “去靠近看看。”朱瀚吩咐道。

    根据苏州大海商周家提供的情报,海曲这里算是一处非常好的避风港,而且这里蒙元势力薄弱,可以作为进入山东的第一基地。

    在朱瀚的命令下,浩浩荡荡的船队靠近了海岸。

    在派了一队斥候登岸后,很快就是获得了情报。

    “启禀副帅,属下打探到,义军于得水等人就在岸上不远的扎营,他们已经是丢掉了海曲县城,随时准备渡海出逃。”

    朱瀚一听,立刻又是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