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孔圣遗篇,宣传新式学问

    第一百一十四章 孔圣遗篇,宣传新式学问 (第1/3页)

    但是,滑寿经过了解知道朱瀚是热心传道解惑,特别是在医术方面,更是毫不吝啬自己的才学。

    “哈哈,其实这个神药归根结底,乃是采用孔子遗篇才能研制出来的!”朱瀚笑道。

    孔元朗、滑寿闻言都是愣住。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能够扯到孔子身上去。

    孔元朗这个正牌的孔子后裔,更是一脸的懵逼,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祖宗会什么医术,更何况还是能够治疗肺痨顽疾的厉害医术呢。

    “国公,此话怎讲?”孔元朗连忙说道。

    “实不相瞒,这些神药,都是我之前获得了一套孔子遗篇三十六卷,从中学习了一些皮毛,偶然制作出的!”朱瀚一脸严肃的说道。

    “孔子遗篇三十六卷?”

    孔元朗更是懵逼了,自己祖宗这些玩意儿,他怎么一个都不知道。

    “只听过孔子有诗书礼论语等,从没有听过什么三十六卷啊?”滑寿也是皱眉疑惑道。

    “所以说是偶然啊!我们红巾军之前在淮西行军开路,偶然寻到了一处隐秘的山洞,在里面获得了一套上古遗书,经过我仔细研读,发现乃是孔子真传的三十六卷遗篇,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藏匿在山洞里两千年之久,实在是可惜可叹啊!”朱瀚非常认真的说道。

    这一套说辞,若是后世人听到绝对会大骂烂俗武侠玄幻套路。

    但是对于古人来说,却是闻所未闻。

    孔元朗就是一番‘我祖宗竟然这么牛鼻’的激动模样。

    “孔子竟然懂医术?”滑寿一脸迷惑地问道。

    朱瀚一笑,说道:“大道至真,殊途同归,圣人一篇足以解释病理,自然就可以治病。”

    随后,朱瀚就把什么是病毒、什么是细菌、什么是传染给滑寿说了一通。

    这一番话下来,直把滑寿惊呆了,万万没有想到,治病竟然还能这样去下手。

    “敢问国公,这三十六遗篇还记载了什么啊?”孔元朗惊叹道。

    “其实孔子遗篇原本不止三十六篇,可惜出了山洞后,很快已经风化为齑粉,我也只是记住了三十六篇。”朱瀚叹息道。

    “实在太可惜了啊!”

    “圣贤之书能教化万民啊,实在是可惜!”

    孔元朗和滑寿都是扼腕叹息道。

    “不过,我凭借记忆,还是把这三十六篇给记录了下来,至于其它的残缺,只能依靠孔先生家学渊源,来一步步找补了!”朱瀚说道。

    孔元朗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孔某义不容辞!”

    “国公,那三十六篇是记载的什么?”滑寿追问道。

    朱瀚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三十六篇,分别是数学、博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航海、冶金、制药、医学………”

    朱瀚一口气把三十六个专业给报了一遍,这些基本都是系统签到奖励的各个学科的书本,经过朱瀚亲手删减后,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入门掌握。

    孔元朗和滑寿听完这些所谓的‘孔子三十六遗篇’,全都是傻眼了啊。

    差不多九成,完全是听都听不懂。

    “这,这些真的是孔子学说?”滑寿忍不住问道。

    他虽然学医,但却是书香世家,从小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却从来没有想过孔圣人会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学说啊。

    “真的,当然是真的!”朱瀚一脸认真道。

    “在下才学浅薄,大多数闻所未闻啊,可否请大人给我看看那些书?”孔元朗说道。

    朱瀚大手一挥,“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随后,几个随从就捧着早已经准备好的厚厚几摞书走了出来。

    孔元朗和滑寿怀着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的翻起这些书本。

    哪知道……才看了两页,两个人脸色完全就是垮了下来。

    这他娘是哪里来的什么孔子遗篇!

    因为全是上等宣纸纸写的,而且还有彩色插图!

    孔老夫子的年代,哪来的纸张?哪来的彩色插图?

    “大人,这……这图画实在是,不太可能是孔圣传下来的啊!”孔元朗实在是有些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了,这明晃晃的造假啊。

    “哦,刚才不是告诉你们了吗,真正的孔圣遗篇,都已经是毁掉了,这些全都是我根据记忆重新命人誊写制版印出来的。”朱瀚说道。

    孔元朗和滑寿面面相觑,这个理由到是说的过去,反正真迹已经没了,誊写版本自然是啥样都可以。

    “这么多书,怕不得百万字之多,大人全都凭借记忆写出的?”滑寿忍不住询问道。

    朱瀚闻言,心中不禁暗骂:就你话多,老子造假这么辛苦,也不心疼一下,就知道质疑!

    “朱某记忆一向很好,这都不算什么。”朱瀚非常装逼的微微一笑。

    “不知道大人需要我做什么?”孔元朗问道。

    “很简单,这些孔圣人的遗篇,都是能够造福万代的真学识,我想要让天下读书人都能够学到真的孔圣学问,而不是以前那一套死板的道德文章!”朱瀚说道。

    没错!

    朱瀚的新科举,正是想要借助孔子的名头,采用自己的新式学问。

    “啊?国公果然是有大志向啊!”孔元朗有些尴尬地说道。

    孔元朗又不是傻子,已经是猜到了朱瀚请自己出山的用意了,无非就是想要用自己孔圣人后裔名头,给他这一套所谓的‘孔子三十六遗篇’当吹鼓手。

    他有心拒绝,但是却有些害怕红巾军的打击报复。

    而且他刚才看了一些‘三十六遗篇’,倒也有些令人顿悟的学问在里面。

    “这些都是孔圣人的真学问,却是不知道什么愿意被隐藏了上千年,如今重见天日,我必须要让世人学到真的孔圣真学,为了不让凡夫俗子们怀疑这些学问来历,就要孔先生配合一下了!”朱瀚说道。

    “配合?怎么配合啊,大人!”孔元朗愣住。

    “这些孔圣遗篇,以后就是你从家传藏书中找到的,货真价实的孔圣后裔说出这个话,应该就不会有人怀疑了。”朱瀚说道。

    孔元朗顿时一脸黑线,但是心中却是不敢有别的意见,只能答应下来。

    朱瀚见状大喜,又是把如何一步步‘造假’给嘱咐给了孔元朗。

    毕竟,咱们华夏读书人虽然有坏蛋有奸臣有小人,但却是没有几个傻子,不是西方那一套拙劣的托古手法能够湖弄的。

    像是什么在山洞里发现上古书籍的事情,认真一想就没有多少人相信。

    至于什么放羊的穷瞎子,能够在昂贵的羊皮纸上,写出来百万字史诗,那更是荒唐到不会有人相信。

    而如果是孔圣人后裔家族珍藏的话,十之八九的人就会相信。

    传承千年的世家,有一些匪夷所思之处,完全是合情合理啊。

    这个时候,朱瀚又是看到旁边的滑寿,正捧着一本医学解剖书看得如痴如醉,立刻就是想到这是一个现成的医学大拿,完全可以再托古成书。

    “滑先生,这些书本若是喜欢,可以拿回去细细看!”朱瀚说道。

    滑寿顿时瞪大了眼睛,把那本医学书如同珍宝一样抱在了怀里,“国公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有一件事情,还需要先生能够答应我。”朱瀚说道。

    滑寿呼吸都急促了起来,“国公请讲,滑寿一定全都答应!”

    刚刚看了几页纸,滑寿就已经被医学书里面的内容给深深吸引了,像是什么解剖图、内脏图、骨骼图等后世入门的医学知识,足以让滑寿这个江南第一神医佩服的五体投地。

    区区几页纸,就已经能够让多少人获益匪浅。

    滑寿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只要能够让他看这几本书,朱瀚的任何条件他都答应。

    “哈哈,其实对于先生来说,也是小事儿一桩,这些书本全都是有些晦涩,至于用句遣词,更是与当下多有不符,还请先生回去细细看完,然后改编一下,能够让更多的郎中大夫们能够看懂。”朱瀚说道。

    “啊?国公是打算把这些医术教给所有医士?”滑寿大吃一惊,这可是不传之秘啊!

    “没错,我不仅要教给所有医士大夫,而且以后还打算设立医学科举,凡是想要从医,必须要通过这医学科举,得到朝廷功名,然后才能行医!”朱瀚说道。

    自从宋代一帮子腐儒大肆鼓吹什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狗屁理论后,一大批半吊子庸医就开始了为祸人间。

    朱瀚自然要借此铲除这些情况。

    滑寿一听,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

    他起身向着朱瀚恭恭敬敬的一个大礼。

    “国公心怀天下苍生,请受滑寿一拜!”

    “滑寿先生快快请起!”

    朱瀚心中高兴,轻轻松松搞定了‘新学’的出身问题。

    几天之后。

    金陵城内,忽然传出了一阵令所有读书人都振奋和震惊的消息。

    无论是官吏军士,还是富商百姓,纷纷都是议论着。

    “哎哎哎,你们听说了嘛,衢州孔圣后裔家发现了上古遗篇!”

    “对啊……孔元朗大人亲自护送这些孔圣遗篇来了金陵,献给了大帅呢!”

    “海晏河清,圣人德化!这是天降祥瑞,说明红巾军得民心,得天命啊!”

    “天命?那和咱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邻居的二舅家外甥说,不久之后江南行省衙门要在金陵开科举,听说全部就是采用这孔圣人的遗篇,叫做“儒学理科”!”

    “理科?只听过理学,没听过理科啊!”

    “反正就是不一样,不要什么秀才功名或者州学功名,做到真正的唯才是举!”

    接下来,随着朱瀚安排人有意传播。

    衢州孔圣人家的‘新学’瞬间在江南获得了大批人的关注。

    不得不说,孔元朗的文字水平的确是够高,经过他一番润色的许多书本,不仅原本的意思没有变,而且颇有几分古风,很是唬人的。

    “孔先生果然是大才,这理科新学,两个月之后就要在金陵用作科举了!”朱瀚笑道。

    按照朱瀚跟老哥朱元章的谋划,金陵的科举分别设置了几个不同的学科,用来作为新老儒学的交替,原本道德文章能够笼络那些传统文人,而新学则让更多普通人可以获得科举的机会。

    “这一套新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