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英王要翻脸

    第四百九十三章 英王要翻脸 (第1/3页)

    刘申弘却是心有余悸的道:“也幸亏王爷能镇得住场面。”

    “刚才王爷往粥里面撒沙子的时候,那些难民的眼睛都快红了,我估计也就是王爷您。”

    “但凡换成另外一个人,估计早就被他们撕成碎片了。”

    听到刘申弘的话,朱瀚也突然觉得后背凉嗖嗖的。

    刚才他也是没想那么多,只是记得后世电视剧中,还想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虽然电视剧中的东西,大半是不怎么靠谱的。

    但是朱瀚隐记得,这好像是真实事件改变来着?

    现在回想起来,刚才自己往煮粥的锅里面丢沙子的时候,现场的确陡然之间安静了片刻。

    只是当时他也没想那么多,就直接要了一碗粥喝了起来。

    估计也是因为这段时间,他在难民营所执行的策略,的确让这些遭难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所以在面对如此异常情况,才没有直接引起民怨。

    但凡换成另外一个人来做这件事,说不定都会被愤怒的百姓们当场打死。

    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朱瀚暗自提醒自己,以后可千万不能这么大一了。

    以前是打仗,对于敌人自然是百无禁忌,什么手段都能够尽管使用。

    现在却不同,虽然还有一些对外战争。

    但是以大明现在都体谅,那些战争其实就跟角剿匪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期的欧罗巴大陆,对于大明来说还相当的原始。

    所以,华夏本土还处在和平发展的时期。

    治理民生跟打仗,那是完全不一样的,绝对不能套用以前的经验。

    心中如此提醒自己。

    表面上,朱瀚当然还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这是当然,本王的计策什么时候出过错?”

    “王爷英明,我们就是学一辈子也学不完。”刘申弘赶紧送上生硬的马屁。

    朱瀚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学什么不好学人家拍马屁?”

    “偏偏还学得这么生硬?赶紧给本王滚干活,再敢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信不信本王扒了你的皮?”

    刘申弘也不害怕,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王爷,我说的可都是心里话,可不是拍马屁。”

    “滚!”朱瀚作势欲打,刘申弘假装躲闪,飞速后退离开。

    刘申弘离开之后,朱瀚开始处理起公文。

    大同这边的事火急火燎不敢耽搁,燕京那边的事朱瀚也同样不敢有伴点的大意。

    毕竟,新国都的建设,也同样关系到大明的未来。

    这段时间朱瀚就发现,在刘崧给他的书信之中,对刘基有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词。

    这个变化,让朱瀚的嘴角情不自禁的翘了起来。

    应该说不愧是刘伯温啊,在人情世故这方面,只要他想就没有搞不定的人。

    虽然朱瀚从来不担心,刘崧会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

    不过对于一个人地态度,还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判断力的。

    在目前大明朝堂上的官员之中,朱瀚最看中的人,除了李善长胡惟庸以及刘基这种,能力特别突出的官员之外。

    也就只有刘崧这种人,能够入朱瀚的法眼了。

    虽然刘崧也有这,这个时代读书人特有的毛病。

    但是这个人的心却是正直的。

    只要能够符合他的政治理念,哪怕那些事情他十分讨厌甚至是反感,他也会努力的去做,不会打任何折扣。

    而不像某些人,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朱瀚拿起笔,有心想要提点刘崧一番。

    不过斟酌许久之后,最终还是把笔给放下了。

    刘崧这种人的好处,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

    但是同样的,这样的人也只相信自己的信念,不会轻易因为别人的话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他如果写信,让刘崧注意一点刘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恐怕都会引起刘崧都不满。

    到时候,只会得不偿失。

    “算了,不管跟刘基的关系如何,相信刘崧绝不会因公废私。”

    有的时候朱瀚也感慨,皇帝这个职业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但凡能够掌控朝堂的皇帝,不管历史上的名声如何,都绝对没有一个简单的角色。

    就比如刘崧跟刘基这样的人,如何用怎么用,都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