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自行火炮

    第十七章 自行火炮 (第1/3页)

    9月26日早,弗朗茨皇帝慰问结束,返回维也纳时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驻扎在东线的第四集团军司令‘奥芬贝格将军’申请撤职,由‘费迪南德将军’继任总司令。

    这对奥匈不是什么好消息。开战后在一场战役内,连续换掉两个集团军总司令。要知道奥匈在东线总共也才部署了4个集团军,这次的调动沉重打击了奥匈的指挥体系。没有几个月,是恢复不了的。

    但这俩二货被撤职也不是没有原因。布鲁德曼抛下部队自己渡河逃跑,甚至连桥都来不及拆,导致第三集团军的全面崩溃。这理由枪毙他十几个来回都不够。奥芬贝格则是他本来就因贪污而颜面扫地,此次失败更是沉重打击他的声望。他退役后,也依旧在和那些流言嗤语打交道。

    奥匈在战前竟然派这两位不靠谱的人做高级将领,只能说他们的政府烂透了。而所造成的苦果,却需要下层市民和士兵承担。这必然会导致矛盾不可控的滋长,促进民族主义觉醒的大规模爆发。可以说,这场战役后,就已经宣告了奥匈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灭亡。

    此后,哈布斯堡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他们的贵族了。但很多贵族也不靠谱,最典型的就是马扎尔人,他们与奥地利的恩怨早就在好几百年前就结下了。

    为了防止这些马扎尔老爷搞独立,奥地利人不得不给匈牙利人高度自治权,甚至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政府和首相。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人才发现了对付马扎尔人的好办法——普世选举权。即让匈牙利地区的所有奥匈公民拥有对当地的选举权,这严重危害了马扎尔贵族的利益,他们不惜一切阻止这个法律的颁布。

    以至于到了后来,匈牙利每一次要求提高自治权或更进一步时,奥地利人就会要求匈牙利施行普世选举,议会也大多到此不欢而散。虽然这种压制方法现在很有效,但长远看来仍没有太大作用。毕竟民族的觉醒可不是贵族能够控制得了的。

    话不说多,今天库斯特有很多事需要去干。

    跟公司打交道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