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不谋而合

    第一百零八章:不谋而合 (第2/3页)

能用,当然,当时袁绍治下的后来名将很多,都因此而转投其他诸侯。

    而曹操则赏罚分明,有功必赏,如于禁、许禇等,皆出身低微,因军功过人,追随曹操不久便成为曹营之中的重将。

    此言从袁绍阵营中走出的荀彧口中说出分量自是不一般,曹操略有所思般点点头。

    荀彧又踏前一步,正走到曹操跟前道:“袁绍凭其四世三公,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所以少能好问者多愿归属,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

    袁绍出身名门,自是有许多臭毛病,愿意显摆便是其中一项,所以像溜须拍马者,如郭图、许攸都愿意归附袁绍。相较之下,曹操便更注重实用,任人唯才。

    这就是荀彧提出的四胜四败论,荀彧所言只能凭借自己的高超的分析所得,但更多的是稳定曹操的心,当年,荀彧跟随袁绍之时也是认定袁绍是不可能有称霸之心的,但董卓死后,荀彧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则发现了袁绍的别有用心,乱天下者当是此人,所以离开了袁绍,今番天下争雄,除曹操外,谁人敢与袁绍争锋?若曹操胆怯,则必败,所以荀彧才这样说。

    荀彧续道:

    “有此四胜,丞相何忧?”

    众人皆为之叹服,曹操亦点头称善,其实荀彧心中,实有更重要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袁绍竟要大攻公孙瓒,定是大有深意。

    公孙瓒本无大志,袁绍意图此人显然是要平定北方,确有窥伺天下的野心,如果说袁绍最初是为天下安定,那么现在更有可能是心魔乱了神志,已非原来那么简单。

    正思间,忽见一瘦高儒雅的男子步入,曹操抬眼看去,正是郭嘉,不由大喜道:

    “此番出兵南阳,幸有奉孝谋划。”

    郭嘉连连摆手,与荀彧分坐曹操两侧,荀彧居左,郭嘉居右,足见曹操对二人倚重。

    当下大排夜宴,觥筹交错间,轻歌曼舞,好不热闹,直至深夜,方才散去。

    待众人离去,曹操却独将郭嘉、荀彧、荀攸留下,四人来到园中,对月摆一宴小酌,颇有几分情趣,欢饮片刻,曹操执杯,方欲举起,旋又落下,眉头一皱叹息道:

    “袁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郭图,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划;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能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马:吾虽有四胜四败,实难克乎!”

    郭嘉在席间也知得一二,正自思忖,只见荀彧大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