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惊天大事

    1.惊天大事 (第2/3页)

    朱棣说完,放下茶杯,转身离开。

    “贫僧恭送燕王殿下。”

    姚广孝了解朱棣,也一心想帮朱棣笼络人才,这个成渊从第一次送稻穗,就派人调查过,北平府当地人,知根知底,家世清白。

    只可惜是个农户,军户的话更有优势。

    不过这对于燕王府来说,改户籍就如喝水吃饭那么简单。

    接下来,姚广孝自然会多笼络人才,像成渊这样的人才,不是金银财宝就可以招揽的。

    效仿刘备三顾茅庐,洪武皇帝三请刘伯温的事情,姚广孝觉得自己可能需要四请。

    …………………………

    燕王府后花园,朱能双手递过茶杯,笑道:“成公子,喝茶。”

    语气恭敬客气,燕王的贵客就是他的上宾。

    对于成渊,朱能也很喜欢这个少年郎,面相英武,虽然称不上多俊朗,但五官刚毅立体,有种让人惊讶的阳刚之气。

    上次自家母亲眼疾,就是找的成渊,人家二话不说,就给自己一种眼药水,实在是好人。

    朱能的礼待,以及燕王妃对自己的和蔼,这让成渊感受到了燕王府对他的重视。

    “成公子,王爷说了,后花园这片地都可以为您提供种红薯,有事你吩咐。”

    想做生意,不是商户。成渊就是在厉害,他也不敢在洪武爷在世的年月倒行逆施。

    但种的红薯,前几个月在自家田里,被偷了几次。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上热情欢迎他的燕王府。

    因为治过燕王妃的头痛,又送过大稻穗给燕王,加上预防京城锦衣卫的监视,三件事已经奠定了他的位置。

    “这花园倒可以,只不过实在不好意思占用燕王的花园,看看还有其他地方没有。”

    “这几十石的红薯要是半年内真的产百石千石多,北平府的百姓就不怕饥荒,就连行军打仗,也要多出许多存粮。”

    “如果成公子真的种出,王爷的政绩被陛下奖赏,您得到的可要比现在多。”

    “如果有肥料,千石是不成问题的,可惜没有。”成渊不做没有把握的承诺。

    这个时代,节气,肥料,以及种子,都还没种出成品,没法准确的估计产量。

    朱能见过大明朝的灾荒,也见到过北方的旱灾,这红薯如果产量很高,只要种出推广,必定可以解决不少粮食问题。

    大明的小麦稻谷产量并不高。

    每次遇上灾难,朝廷的粮食都不够给各府,有些百姓灾民就会来围攻燕王府,想想就头疼。

    靠着红薯拉拢百姓,北平府各和燕王绝对是九大塞王里,最厉害出色的。

    当今陛下出了名勤俭,对粮食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