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朱棣:士子心难收

    106.朱棣:士子心难收 (第2/3页)



    “心虚了?”

    成渊苦笑道:“我真有伤。”

    安成眼里闪过担忧,紧张道:“你哪里受伤了?”

    成渊拉开衣领,给她看济南府那次的箭伤,锁骨下有陈旧的疤痕,旁边有些红肿。

    “你信中为何不告诉我。”安成俏脸苍白,想要近身看看。

    “咳咳。”女官咳嗽道:“殿下,时候不早了。”

    安成收敛情绪,担忧的看了眼成渊道:“我先走了。”

    果然,转移话题和注意力还是自己最在行,又成功转移一次。

    ……………………

    四更时分,成渊被刘大锤叫起来洗漱,他快速起床,丫环开始帮他梳理头发,用早饭。

    天色微亮,成渊和朱能他们,一二品大员都在朝房等着,品阶低的官员就在午门三五成群站着。

    杨荣道:“呀,这景御史又被放出来了?”

    “他被陛下开恩放了好几天,还有几个,也官复原职,景清还升了官,天下事太奇妙。”

    众人议论,“他与方孝孺约定一同去死,怎么还活着。那黄观原本是筹集兵马,半路上听说城破,直接投河自尽了,有骨气啊。”

    几个年老的官员道:“诸位说话莫要如此尖酸刻薄,虽然当初我们不赞成削蕃……可,唉罢了罢了,不管是叔还是侄,总是大明的江山。

    咱们好好做事,报效朝廷,造福黎民百姓,对得起头上这顶乌纱帽,就足够了。”

    景清摇了摇头,他忍辱负重的活下来,只是为了图谋更大的事,他看了眼朝房里穿青色衣袍的人,随后又收敛了眼底的杀意。

    成渊总觉得后背凉嗖嗖的,他之前叮嘱过纪纲,让他监视好景清,锦衣卫的大网也是很严密的。

    钟鼓司在午门口敲响钟。

    官员立刻列阵,向金水桥走去。

    都察院的官员则负责纠察仪表,风纪,但他们是建文朝官员,有些不敢纠察北平府系的官员。

    纪纲就在旁边帮忙干活,看看哪个北平系的官员有仪表不端一类,好进行纠正。

    奉天殿门大开,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立刻跟着坐在辇上的朱棣,向奉天殿而去。

    十二个内侍前方引驾,奉天殿门锦衣卫鸣鞭,文臣武将依次向着华丽的宫殿而来。

    奉天殿前,锦衣卫“啪”的将鞭子在空中甩响,御前侍卫和站殿武士纷纷进入大殿。

    “百官入朝!”鸿胪寺唱。

    成渊和茹常站在两列队伍最前,一步一步踏在白石台阶。

    今天朱棣与徐皇后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