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朱棣的怀疑被戳破了

    339.朱棣的怀疑被戳破了 (第1/3页)

    永乐四年新状元林环,今在刑部观政,道:「商税属贱业,朝廷怎可与民争利呢。

    况且镇国公爱民,满朝都知道这事情,只是赈灾不是轻而易举可做,不是国公几句话便能解决的,需要赈灾需要银子。」

    站在后面的陈瑛突然出来道:「镇国公爱民,肯定会亲自去的,否则怎与我们做榜样。」

    朱高炽有些头大,看样子又要掐起来了,这些官员怎么如此喜欢与镇国公掐架。

    「洪武爷减轻商税,三十取一,公布征税品名,那零星物品和农具,以及书籍免税,竹木柴薪免抽分。

    不曾想短短几年,镇国公便教唆太子殿下提高商税,不知是何意,莫不是让太子殿下招人怨恨。」

    陈瑛自从徐升死后,倒是安分,这几日又开始蹦跳。

    「提高商税,并非简单提升,是加大商事在大明的参与,从而朝廷给予商人更多的经商之策,如此还能分担百姓沉重的农税,有何不可。」

    「可加收市肆门摊税,令大明全国重要城中的店铺,依其营业种类以钞纳税。

    同年开始,在运河沿岸设立钞关,以钞征收船料税(按船大小计征),称钞关税。其后宝钞纸币继续贬值,由收钞而来的这两种新税都改收银两,并且不予取消。此外,设河泊所征收鱼课。

    盐、酒、茶等专卖商品所征的专税则另以专项列入国家财政收入,不包括在商税之内。」

    「简单来说,应该从三十税一提升至三十税三,此事陛下有手谕,太子殿下可为我作证,各位大人不要争辩。」

    听闻是朱棣同意的,其他的官员你看我我看你,这下也不说话了。

    「太子殿下,简单来说,朝廷提高商税的同时,也在提高商人的地位。

    朝廷赋税来源主要是农税,百姓遇到风调雨顺的年还好,可是一旦如这几个月的水灾,可想而知,便连余粮也拿不出来,如何交税。」

    听着成渊的话,朱高炽突然点了点头道:「本宫支持镇国公所言,百姓想要休养生息,必然要减轻赋税,可如今看来,国库并不充盈……因而,征收商税也是可行。

    只是谁来做,这是本宫今日叫大家来的原因,另外听杨学士说这几日城中难民十分多,赈灾派谁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