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你还真是个能吏

    第698章 你还真是个能吏 (第1/3页)

    堵胤锡一行在夏镇接到崇祯之后,又沿着运河往南走。瑼

    一路上居然看到不少荒地,这让崇祯的眉头一下蹙紧。

    「堵卿,这又是怎么回事?」崇祯伸手一指运河边荒着的土地,问道,「这些紧挨着运河的水浇地,为何也没人耕种?」

    「圣上,实在是招不到流民耕种。」

    「招不到流民?那你就免掉一年田租。」

    「臣已经免去了三年田租,还是招不到流民。」

    「啥?免掉三年田租还是招不到流民?不至于此吧?」

    这下崇祯也感到有些意外,虽说常年战乱导致河南、山东的人口大量损失,但还是有不少人口逃到了江南,所以只要河南、山东这边给出足够优厚的条件,比如免租或减租,还是可以吸引逃走的流民返乡来耕种的。瑼

    「是真招不到。」堵胤锡苦笑道。

    「因为就算三年田租全免,流民返乡也不划算。」

    听到这,崇祯就反应过来:「不如留在南直做工更赚钱,是吗?」

    「是的。」堵胤锡点点头说,「一个成丁返乡恳荒,最多种十亩,种植甘薯的话平均每亩收四石左右,每石红薯价值1元,就算不用缴一分税,一年忙到头撑死了也就40元,但是当下在南京、苏州以及扬州等地,小工每月可以挣5元!」

    「5元?」崇祯吓了一大跳,南直的工资涨这么高了吗?

    在他的印象中,各家工厂工坊的小工工资都是1到2元,3元就已经技术工种了,只有老师傅才能拿到5元以上的高工资。

    堵胤锡又说道:「所以流民根本就不愿意回来种地。」瑼

    「这样可不行。」崇祯皱眉道,「人都跑去城市做工,农村不就没人种地了?农民都不种地了,粮食从哪来?那不得闹粮荒?」

    崇祯一下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也是工业发展过速造成的后遗症:人工不够用了。

    根据万历六年的数字,南直的总口数大约两千多万,考虑到有许多纺织厂、针织厂、印染坊等工坊都有雇用女兵,所以整个南直的可用劳动力至少有1500万,其中至少有三分一已经集中到了各个大城市,也即500万!

    崇祯无法想象,这么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居然还不够。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带英帝国总人口也才600万口。

    不知不觉之间,南直的工业人口居然膨胀到这个规模了吗?瑼

    城市用工不足,必然导致工资上涨,而城市工资上涨又必然会对农村的劳动力产生虹吸效应,直接后果就是没有人再愿意留在农村苦兮兮的种地。

    尽管现在只是露出一点小小的苗头,但是崇祯已经意识到了危险。

    没人种地对于大明来说是很麻烦的,因为大明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进步到只凭少量劳动力就能养活大量人口的程度。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解决的办法似乎只有三个。

    一个是开历史倒车,恢复太祖时期的里甲户籍制度,将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