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私盐案

    第二十一章 私盐案 (第2/3页)

塞,要么是敲诈,王靖瑶将钱财散尽了,到最后也没个结果。

    直到一日前,楚州城里头一位“好心”的富商,自称有门路能帮她,结果却将她骗至家中,逼着她做自己的小妾。王靖瑶死活不从,寻机划伤了富商,硬生生逃了出来。富商没有得逞反倒破了相,哪里肯罢休?便出了悬赏,指使一众仆人追赶而来。

    王靖瑶匆忙中想起了年幼时与父亲住过的王家庄,便一路打听过去,并意外地从路人口中得知,李源等人衣锦还乡的事情。

    今日正是李源等人返京之时,王靖瑶也听到些许消息,便提前沿着官道寻来。

    说到这里,众人无不动容,尽管此类事情层出不穷,但亲耳听见,还是感叹命运的不公,十分同情这女子的遭遇。

    刘氏万没想到王靖瑶的遭遇如此悲苦,顿时激动地一口气没缓上来,差点昏厥。

    罗二虎这黑汉子,此时已是怒从胆边生,脖颈青筋直冒,举起长剑大声吼道:“这些个狗官奸商!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恶卵!大哥,还犹豫作甚!快些下令,俺即刻领上兵马杀进那大牢,将王家弟弟救出来便是!”

    看着罗二虎带头嚷嚷起来,甚至连一向稳重的刘江生都红了眼眶,带着一众禁军将士们口口声声要去讨公道。李源不禁脸色一沉,怒吼道:“都给我站着!你如今特么也是官!你这鲁莽的黑厮,莫要把我们都陷进去么?”

    到底是兄弟俩的大哥,又是此处最大的官儿,见李源发怒,罗二虎、刘江生连同一众禁军纷纷停止了喧闹,不敢再造次。

    刘氏在旁目睹了众人的反应,又见李源始终阴沉着脸,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于是平静下来发了话:“你们兄弟二人且都冷静点儿,源哥儿定有主意,莫扰乱了他!”

    李源此时心乱如麻。倒不是他在犹豫是否要帮助王靖瑶,而是她那不争气的弟弟王靖国,这不后世那种纯纯坑货么?自己陷进去了,连亲姐姐也差点给坑进去。如今暂且不说这事儿该如何解决,只说他这贩运私盐的罪名,就令人十分头疼。

    要知道盐铁官营整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官盐每年为朝廷带来的财政收入,毫不夸张地说,在古代甚至能决定王朝的命运。《新唐书·食货志》便说道:“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而与制盐成本相比较,贩盐是实实在在的“一本万利”。古代的百姓用盐量要比现在大很多,除了食盐,还要用大量的盐来腌制食物,而古代盐的纯度又不高,因此盐的销售量极其庞大。

    盐价居高不下,虽然历代朝廷都出台了极其严峻的刑罚来约束,但仍然有不少人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铤而走险,从事私盐贸易。这些亡命之徒,要么是朝中亲贵,要么最后成了反贼,例如唐末的黄巢,南唐烈祖的养父徐温,元末的张士诚等等,都是私盐贩子。

    如今的南唐基本沿用唐律,淮南之地例如李源等人所在的楚州,更是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