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闻风而来

    第一百五十八章 闻风而来 (第2/3页)

兵长驱直入。

    就如当日西征那回,李源率军第一次攻伐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城中的官吏与千余楚军,降唐、降蛮,而后再降唐,十分连贯一气呵成。本做足了康慨杀敌准备的唐军将士,入城后瞧见这些楚军个个满脸堆笑,又自觉地将盔甲兵刃堆放在面前,也只能悻悻收起杀意......

    昔日李源与彭师裕结盟时,因双方都十分“默契”地没有谈论到临沅城的归属问题,又处于蜜月期,故而均没有派军驻守,直到前番田氏作乱,洞溪蛮兵方才进驻。

    这回征伐洞溪,李源早已笃定了心思,三州蛮野之地可交还彭师裕统治,但临沅城除外,今后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故而大军继续西进之前,李源特意留下了陈礼等几名将领,连同八百兵士在此驻守,并遣人传信回朗州,令许匡衡火速挑选一批文武官吏前来上任,正式将此城纳入武平治下。

    两番率军攻占临沅城的李源,对于城中的情形自然是了如指掌,因多年来临沅守军的懦弱,百姓的境遇可想而知,不知被来往军队烧杀劫掠过多少回,不管是汉人还是蛮人,如今早已十室九空,不说人,牲畜都是难寻。

    那么问题就来了,今日在西门外迎接武平大军的密密麻麻四五千百姓,到底从何而来?先前李源可从未颁布过任何奖励迁徙的政令,试问有哪些百姓会蠢到主动搬迁至战争前线居住?

    当李源表情阴冷地询问起陈礼这个问题时,陈礼先是一愣,继而目光闪烁地答道,自唐军接管此城后,时常有从洞溪之地闻风而来的百姓,由于最近忙于整饬城防,倒未登记造册,毕竟依照唐律,户籍三年一造。

    这番回答可谓是巧妙,“闻风而来”不仅彰显了自己的功绩,“户籍未造”一说更是提前预防了一手大帅的发问,而李源岂有那么好湖弄?只是轻轻一笑较起真来,随即命几名参军小吏上前,开始随机向神情闪躲的百姓们询问实情。

    不知这陈礼到底有多大本事,在临沅城短短不过一月,竟使得百姓们纷纷避如虎狼,纵是参军一再以大帅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