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一箭双雕

    第二百三十章 一箭双雕 (第1/3页)

    “陛下,这折子上所用矜印勘验无误,落款也写得仔细,正是刘仁瞻亲口朝大理寺司职供述!”冯延己澹定地拱手回答,随即又朝站在右侧首位的徐铉使了使眼色。

    徐铉即刻会意,连忙出列高声奏道:“启禀陛下,这封折子臣也查对过,确如冯相所言!而且刘仁瞻亦遣其亲子,清淮军兵马使刘崇谏来京面圣,估计还有三五日便可抵达金陵。由于刘仁瞻近日旧伤发作,其子愿代父奏请......”

    刘仁瞻的小儿子不日抵京,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无疑更是为此事叠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尽管在场仍有部分官员并不相信那位天生将星真的会谋反,但也不得不承认事态已经往不好的方向倾斜得越来越明晰。

    李璟沉默不语,眉头拧成一个疙瘩。诚然,单靠一纸所谓的供状,教他如何能够轻易判定,自己甚至举国寄予厚望的少年郎真有谋反之实,并且对于冯延己以及他那位被周国俘虏的兄弟冯延鲁,这对满腹诡计的兄弟,自己实在是太过了解,这俩人向来喜欢耍些不为人知的手段。

    但刘崇谏来京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刘氏世代忠良,父子传承打拼至今不易,岂会冒着欺君的重罪妄言一镇节使谋反?难不成李源真意图谋逆?李璟这才感到一阵心惊,此时内心对于李源早已暗存的忌惮,终于被掀至心头,令他不寒而栗。

    忽而记起前段时间民间有关于李源乃大唐先宗转世的传闻,那时连宫里都传得沸沸扬扬,李璟自然是勃然大怒,自己十分明白一个同为李姓,却在国朝有着极度威望的年轻人,将会给自己的江山带来怎样的威胁,遑论他还手握重兵。

    若不是皇后钟氏极力安抚,劝道只不过是小民谬传,就如士子风流韵事般大可不必理会,李璟这才勉强打消了召李源还朝的念头,但还是果断做出了一些制衡的举措,例如召回在楚所有官吏,禁止江南官军入楚,尽管此举显得有些自私和绝情,甚至会令李源及其麾下的武平军陷入险境。

    不过,很快李璟便又自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