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暴利

    第二百九十六章 暴利 (第2/3页)

宗苦闷已久的心事,若澧州的盐井是真,那可真是重归老本行的最佳时机,毕竟澧州是在自己女婿治下的楚地啊,压根儿不在朝廷盐事的登记范围内,周宗怎会没有办法从中获取高额的暴利?

    办法在周宗看来亦是极其简单,身为户部尚书,完全可以用关闭盐井盐矿的办法减少每年朝廷明面上食盐的产量,但南唐上下对于食盐的总需求自然是不会变的,反而因为人口和牲畜的增加年年攀升。这样一来,周宗便可将澧州盐井中的盐通过官府的渠道掺杂其中进行销售。

    这样既不会引发食盐短缺的危机,又能从盐事这块大蛋糕上狠狠得割下一大块来,这就好比借着朝廷的手段将这些私盐强行销售,而其中获利却一文也不会上交国库之中。因为总账目上,盐井盐矿关闭后总食盐产量的减少,朝廷从盐务收入上的减少也无可厚非,朝廷也无法问责。

    当然,关闭盐井和盐矿是个技术性的活儿,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关闭盐井和盐矿,毕竟周宗这位户部尚书的头顶上还有中书门下的几位老狐狸,因此这需要些许灵活的手段。

    譬如,将随便一处每年出产三十万石的盐井关闭,或许还需要一些适时兴起的流言,就说盐井附近的州县村落里,有人吃了这种盐中了毒生了病等等,户部自然可以立刻展开调查,将此盐井确认为毒盐井,立刻封土关闭,停止采盐等等。

    当然了,更狠更直接的办法,自然是想办法让某些深入地下的盐井塌方或者透水,那样会更省事地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关闭盐井的办法多的是,周宗随便一想便有好几种,回头只需让户部几位员外郎去办便可,对于这些职衔不高却掌握实务的官吏,只要软硬兼施,以权

    柄下达要求后,再许诺他们一丁点好处,往往会比狗还听话。

    那么便要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了,李源的那个盐井是否能真的出盐,此为其一;其二,荆南的战事李源能否在短期内顺利拿下;其三,得利之后的分账怎么分?

    这些对于周宗而言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