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众士子联对联,贾少年断小案

    第四十八章 众士子联对联,贾少年断小案 (第1/3页)

    众人随贾琼来到窗前,眺望远方。

    看远处,人声鼎沸,稍显嘈杂。

    观布局,亭台楼阁,略隐古刹。

    看着远处人景,古刹风光。众人心思不一,眉头紧皱。

    良久,无人言语,只是默看静思。

    看着贾珠、水溶、杨嗣昌、顾鑫、高世学几人若有所思的模样,不禁笑了笑。

    知晓他们已有朦胧感受,刚欲上前,说出下联。就听见后方有人说道:

    “说个下联还打哑谜,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估计也就是虚张声势,故作姿态。”

    而刚刚有所得的几人面上表情各不相同,精彩纷纭。

    贾珠与水溶相视一眼,嘴角都露出一丝揶揄。

    而顾鑫和高世学面上却分外难看,心中也只是暗叹。遇人不淑,尽是些腹中空空之人,又自比学富五车,真真是猪一样的队友啊。

    而杨嗣昌眼中却闪过一丝不屑,回眸一瞥,嘴角讥讽之色不加掩饰。

    像他这样的天才,也只会与天才相结交,至少此地配与他结交之人,也只有面前这几个面有所得之人。

    其余的皆是些空谈儒生而已,只会装模作样的说两句之乎者也,与那些勋贵又有几分差别。

    想到此处,随即对着贾琼抱拳行礼道:“贾兄,吾已有所得,可否由我说来,再请贾兄指教。”

    看着杨嗣昌的样子,毕竟仍是少年。心机是有的,但确是傲气,这就帮忙挡枪了。

    思绪不过三息,贾琼遂对杨嗣昌说道:“杨兄,既是如此,不如我两各书写与纸上。也学学那诸葛孔明与周公瑾,如何?”

    闻言,杨嗣昌满面笑容,这是神童间的互相认可,自无不同意之理。

    让店家拿来两套文房四宝,贾珠与顾鑫分别给两人研墨,虽然两人亦有所得,然还在斟酌之中。

    既两位神童已作出,那又何惜亲身研墨,也能近观佳作,日后若是流传,也是佳话中的一角。

    墨成之时,两人向后略让一步,给出足够的空间。贾琼杨嗣昌相视一笑

    随即两人都在纸上书写了起来。

    只见贾琼一手台阁体书法颇为漂亮,字迹方正,等大,又与白纸相比端是黑白分明,光沼流萤。(后来清朝改为馆阁体)

    而杨嗣昌书写的确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瘦金体。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

    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写出的字迹飘逸灵动,颇为洒脱,有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与草书又不同,瘦金体又有些铁画银钩。

    见两人尽皆书写完毕,又置于一桌之上,众人皆围而观之。

    只见两人都写着:“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贾琼看了看杨嗣昌,正好杨嗣昌也放眼望来。两人不禁又是一笑,相互微微颔首。

    又向周围看去,只见贾珠与顾鑫还有高世学三人,面色如常,且还挂着淡淡笑意。

    想起方才其若有所思的样子,也知晓三人也想到这一下联,只是当时没有完全斟酌清楚,现在也只是做了一个印证。

    又看向了水溶,只见其面上,恍然大悟,心中也是一叹。

    虽有所得,然还是差了这些文人子弟一筹啊。

    而水溶明悟清醒之后,又看到众人先是面色一滞,随即又复杂的望向贾琼。

    遂对着几人说道:“珠世弟,琼世弟,还有顾兄,高兄以及这位杨兄弟。不如我们六人一桌,于窗边交谈些诗词歌赋,再给其他人也安排些吃食,如何?”

    几人回头四顾,略作沉思,随后默默点头,同去临窗的桌子坐下。

    这或许是几人的惺惺相惜,然落在别人眼里,却让众人皆是心思各异。

    略聊半刻,众士子看到勋贵时不时那望来的眼神,不知为何,总觉得充满了讥笑。遂也不想停留,就欲起身告辞。

    “放开我,放开我,这女人偷我家菜,为何你们打我,却不打她。”

    “哼,你一个大男人,欺负一个女人。你也不害臊。你这五大三粗的样子,这女人敢偷你家的东西吗?”

    “就是,就是,看他那一脸长相,一看就不是个好人。”

    “再看看他手上还有刀疤呢,肯定是年轻时与人斗殴留下的。这瘸腿估计也是那时候留下的。”

    “你们别瞎说,他以前也是京营的士卒,只是受了伤,才解甲归田。

    在这城内讨生活,现在也只是住在里间的巷子,守着母亲和儿子过着辛苦的日子。

    受伤了又不能干重活,日子过的清苦,但是为人不错。你们别打错人了。”

    也有认得此人的邻居为其辩解。不过众人确是不信,又七嘴八舌的说道:

    “我看你和他就是一伙的,这女的怕不是被你们盯上的。我看最好把这两人送官。”

    “对,送官。我也是里间巷子的,我见过他,他曾经把自己的媳妇生生打跑了,平常脾气也极为暴躁。

    我觉得这次是他暴脾气上来了,想找个女人发泄吧。”

    此起彼伏的声音,嘈杂混乱,街上乱哄哄的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