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起风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起风了 (第3/3页)

给自己的幕僚团进行分析、模拟、规划。

    如今木叶的幕僚团,或者准确地说行政部,也逐渐人手充盈了起来。

    每年新毕业的学生们、再加上一些外勤忍者申请调职得到通过的人数,几乎能为木叶的各类部门补填近千人的空缺。

    木叶村内自然是不可能完全消化下去的,但木叶如今正处于疯狂扩展的事态,除去木叶村内之外,还有一些火之国内接手来的城池、自行开发建造的城镇需要人手。

    如今木叶膨胀的程度,简直让人震惊——原本的木叶,大小便已经足够惊人,但目前,单单木叶一村的大小,就足以称得上是忍界第一大「村」。

    建造规划已经到了木叶六环开外不说,人口密度竟然还在诡异的不断上涨着。

    得益于木叶多开辟的诸多赛道,诞生了诸多的工厂与公司,只要是经过培训教育后的普通人,都能获得一份工作,木叶接收移民的人数也开始逐步上升。

    火之国作为一条缓冲带,被动消化着大量木叶暂时吃不下的人口,急的大名都要哭出声来了,但却又不得不从国库掏钱替他把流民安置在自家国境内。

    要是这些人老老实实都是当他火之国的子民也就算了——可谁不知道,这群人分明就是木叶的潜在人口,只要木叶愿意打开大门,这群人分分钟从火之国人变成木叶人。

    尽管名义上木叶人也是火之国人,但实际上...

    而木叶这样大肆基建、收纳难民、发行货币等等的财政压力,又是怎么消化的?

    自然是要让其他国家和忍村去帮忙消化的嘛。

    风之国连续数月贸易逆差屡屡创下历史新高,但却又不敢闭门造车,有砂隐村的贸易条件在,他们必须要忍受木叶商品对自家经济的降维打击。

    低廉的价格、更好的品质、更多的就业、可风之国的人是在给木叶打工,为木叶赚钱,拿着木叶的钱再去买木叶的商品,他风之国能收的税却低的不行...

    穷,太穷了!

    风之国大名眼中含着泪,却又不得不花钱请木叶通讯社来建基站...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都知道电话的重要性。

    电视的重要性风之国大名没看出来,但日向结弦组建的木叶电视台却已经开始在火之国逐步发挥起了作用。

    木叶特摄班已经成立,大量充斥着「火之意志」的粗制电视短剧开始通过信号传播、每天都能在新闻里看到近期忍界的新闻...

    日向结弦还十分鼓励个人、或小家族们也参与到这种经济腾飞的过程里,雨后春笋般,各类品牌也开始出现了。

    尽管木叶的官企还具有很多领先,但这世界上总是不缺少聪明人的,各类商品在经济的促进下不断涌现,各行各业同样进入了井喷般的超高速发展期。

    但不得不说,日向结弦还是小看了某些人搞钱的热情。

    在木叶各类商品的层层围剿之下,砂隐村竟然也有样学样的创建了砂隐冶金公司,在冶金行业杀出重围,头一回在市场上开始收割起了财富。

    罗砂这不是东西的家伙,还真是有点东西。

    由于千代老太太的存在,砂隐村还在药品等细分领域内也出现了诸多能和木叶抗衡的产业,维持着砂隐村的经济...当然,风之国还是血亏就是了,他们压根跟不上如今忍村科技竞赛的速度,被遥遥甩在身后。

    雾隐村比较可怜,地理位置的封闭让他们只能不断向海洋领域寻求发展前景,能不能找到一条出路尚且不知,但在木叶的帮助下,大量工厂还是开始建设了起来,雾隐村只能含着泪,看着木叶开始收割财富。

    但也并非全都是坏处——起码,木叶在赚钱的同时,也确确实实提升了各个忍村的人民的生活质量,给木叶的工厂打工,那不也能赚到钱吗?这些钱多少还是会回流一些到雾隐村的本土市场内的,再加上雾隐村多年积病,大部分人对未来预期较低,导致倾向于储蓄的人比较多。

    照美冥灵机一动,照搬开银行,竟然开始寻思着,借着银行的储蓄,学学木叶搞投资了。

    赚不到木叶的钱,难不成还赚不到其他小国家的钱吗?

    赚水之国的也行啊!

    嗯,日向结弦开了个好头——大家都开始不把自家大名当「自己人」了。

    但比起雾隐村,砂隐村来说。

    在这种情况下,最着急的,却是本该稳坐钓鱼台,优势很大的云隐与岩隐。

    八月中旬,土影与雷影会面,终于,在八月末,发布了一则震撼忍界的消息。

    双方决定着眼眼前,共创美好未来!

    云岩联盟,成立了!

    整个忍界,似乎刮起了一阵看不清的微风。

    在短短两个月后,十月中旬,不断吹拂在忍界的微风,却陡然凝聚成了一股巨大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