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昌平城外

    第53章 昌平城外 (第1/3页)

    邝埜感觉自己快疯了。

    皇上亲率三千营孤军深入大漠,在敌后方杀进杀出,如今安然无恙返回,可谓天大的喜事。

    按理说应该第一时间回到京城才是,可是,现在却一头扎在这小小的怀来城,每天领着罗通堪舆地形,讨论哪里修路,哪里排水,哪里建房,还规划了一条商业街出来。

    这种边塞小城,你整个商业街干啥?

    “皇上,罗郎中是永乐十年的进士,为官三十余载,经验丰富,怀来城的重建事宜交给罗郎中已是足矣,老臣建议,皇上还是抓紧时间启程,免得太后的和百官担忧!”

    “卿家莫急,朕说完就走!”

    朱祁镇摆了摆手,继续对罗通说道:“朕在规划书上写的很清楚,这里适合栽葡萄!”

    事实上,罗通对这份规划书根本看不懂。

    比如说,为何不种粮,而是栽葡萄。

    “葡萄?”

    “对,就是葡萄!”

    “可是……”罗通搔了搔头,说出心中疑惑,“这东西不能当主粮啊……”

    “谁跟你说一定要种主粮啊,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懂不懂?”

    “臣……愚钝……”

    “你还真是钝!”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方才你自己也说了,这里天干气燥,不适合种粮,那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

    “那就种一些适合的东西,比如葡萄。”

    “可是……葡萄不是主粮啊……”

    “不一定非要种主粮啊!”

    “臣……愚钝……”

    朱祁镇想打人,真的,要不是看到罗通一大把年纪,早就动手了。

    怎么就说不明白了!

    “朕换个说法,如果在这里种粮,亩产多少?”

    “这种地方……”罗通稍加思索,说道,“大致能有一到两石。”

    明朝一石是一百五十斤,一般来说,上好的水田产量大约是两到三石,这种贫瘠之地,能有两石就不错了。

    “卿家可知,如果栽葡萄,收益如何?”

    “臣不知!”

    “朕这么跟你说,虽然第一年没有收益,可是,从第二年开始,每年的产出折算成钱,至少是种粮的三到五倍!”

    罗通疑问道:“为何第一年没有收益?”

    朱祁镇一愣,只好解释道:“葡萄这种作物,需要两年的成熟期,第一年不长果。”

    “原来如此!”罗通连连点头,然后又摇头道,“可是,百姓们现在怎么办?若是没粮,如何活得下去?还有,此处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