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白莲造反教

    第134章 白莲造反教 (第1/3页)

    回宫之后,怀恩来报,锦衣卫指挥使袁彬求见,已在御书房等候多时。

    朱祁镇似乎想到什么,问道:“宋姑娘怎么样了?”

    怀恩说道:“回皇上,御医看过了,恢复的还不错。”

    朱祁镇点了点头,转身来到御书房。

    袁彬赶忙行礼:“臣袁彬问圣躬安!”

    “朕安,免礼吧!”

    朱祁镇坐下来,问道:“有什么事?”

    袁彬说道:“启禀皇上,朱佥事向臣汇报了一些事情,臣感觉此事太过重要,不敢怠慢,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朱祁镇点点头,出征之前,确实给朱骥交代了一些特殊事情,想来是有些眉目了。

    “朱骥呢,他怎么没跟你一起过来?”

    “回皇上,他现在不在京师。”

    “哦?”朱祁镇疑问道,“在哪?”

    “福州!”

    “福州?”

    朱祁镇不解,让你查几个人,怎么跑福州去了?

    袁彬拿出一份名单递上来,然后说道:“皇上出征这段时间,朱佥事通过调查一些来往的货商,发现了一些端倪,然后亲自去了福州。”

    朱祁镇打开名单看了一眼,不满道:“这些人是嫌朝廷的俸禄太低吗,还偷偷摸摸经商?”

    名单上不仅仅是商贾,还有很多朝廷官员。

    大明祖制,四品以上的官员禁止经商,贪污六十两白银就要被扒皮示众。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和银子过不去,在朝为官者的大都和商贾或多或少有些联系,便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搞我也搞,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

    如此一来,明初因酷刑治吏而使官商不敢抬头的局面,渐渐形同虚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列位高官重臣见有机可乘,有利可图,纷纷不顾明太祖定下的规矩,让家人去经商,于是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边禁边商的奇特现象,以至于官商横行,豪富迭出。

    袁彬解释道:“皇上有所不知,朱佥事统计的这些官员名单,经营活动非比寻常,而是……海贸!”

    朱祁镇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虽说自己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