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明航海学院

    第136章 大明航海学院 (第1/3页)

    泉州市舶司,一艘海船缓缓入港。

    船帆上的花纹比较特殊,不像是大明的风格。

    船头,一名衣衫华贵的男子看着前方陌生的国土,激动地热泪盈眶。

    这就是大明,终于到了!

    此人正是占城王摩诃婆罗耶的弟弟摩诃贵。

    “殿下,有官兵!”

    摩诃贵抬眼看去,果然,港口已经密密麻麻围满了官兵。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咱们这里只有你会汉话,你去吧!”

    “是!”

    …………

    靖安郡王张辅就藩的消息传出来,京师立刻闹的满城风雨。

    当初封王的时候,众文臣清流就大为不满,要不是当时坚持最厉害的一些人突发意外,被查出有资敌情节,这个靖安郡王的名号能不能落下来还要另说。

    现在还要就藩……可是,这哪里是就藩,这是要打仗啊!

    若是以前也就罢了,现在刚伐完漠北,朝廷大大小小事情还没来得及处理,军队也没歇一歇,就要打安南?

    虽说安南国的战斗力比不上瓦剌鞑靼,可是,朝廷要出兵的话,需跋山涉水万里之遥,还隔着崇山峻岭,这一路的消耗比伐漠北多了数倍,就算国库充裕,你也不能这么造啊!

    一时间,各种奏疏如雪片似的飞进文渊阁,曹鼐看了直摇头,然后拿给张益和高毂。

    两人也是满脸无奈,三人商议一番,最后决定,还是交给郕王吧!

    朱祁玉看完,也是忍不住嘬牙花子。

    思来想去,先是去户部找到王左,核对了一下国库储备。

    想要打仗,至少要知道自己的家底,打不打得起。

    打仗打的就是银子,若是国库里没有银子,说什么都是徒劳。

    正统十四年的王振桉、曹吉祥桉、晋商桉等几桩大桉查抄现银五千万两,紧接着,朝廷在西山王恭厂研制新式火器投入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修建忠烈祠、犒劳将士又花掉五百万两。

    然后就是伐漠北,这一趟下来,前前后后共花费一千六百多万两。

    在此期间,淮安水患,关中旱情……朝廷各项赈灾举措又花掉一千万两。

    朱祁玉看着账簿,感觉心头在滴血。

    遇到天灾,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你不去赈灾,百姓只能等死。

    可是打仗……这哪里是打仗,分明就是拿银子砸!

    一千六百多万两啊,就算一锭一锭扔进水里,也要扔几个月吧……

    想到这里,朱祁玉不禁问道:“王尚书,这本账簿没问题吧?”

    “郕王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王左几乎就要跳起来,这钱又不是我花的,你怀疑我做什么?

    朱祁玉赶忙解释道:“王尚书,你先别着急,本王就是随便问问。”

    王左一头的冷汗,心说我能不急吗,这钱可是皇上打仗用的,谁敢碰,不想活了?

    “殿下请看,铠甲、武器、火炮、火枪、弹药的生产总共是三百五十万两,粮食配给总共花费六百万两,征募民夫的工费是一百万两,军费开支和将士们的封赏总共是三百六十万两,中原各地百姓迁徙漠北和辽东的路费和安置费,总共是一百七十万两,每一项都有详细记录,若殿下有疑惑,可以去查具体账目。”

    朱祁玉讪讪笑道:“王尚书莫要激动,其实……本王只是想知道,国库还剩多少银子?”

    王左是管钱的,自然对国库储备一清二楚。

    “回殿下,还有白银一千五百万两!”

    朱祁玉叹了口气,若是放在以往,国库还有这么多银子,睡觉都能笑醒。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人一旦有了钱,再想过回穷日子就难了。

    按照伐漠北的花费,若是朝廷真的要出兵安南,这些银子根本挡不住。

    王左似乎看出了朱祁玉心中所想,说道:“殿下是不是在担心……靖安郡王就藩一事?”

    朱祁玉满面愁容,点头道:“皇上雄才伟略,漠北一战立下不世之功,可是,由此滋生出好战之心,本王担心,若朝廷再起刀兵,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殿下所见,臣深感认同!”

    王左也跟着说道:“臣已经准备上书,奉劝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