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不讲武德钦天监

    第149章 不讲武德钦天监 (第1/3页)

    东华门,文渊阁。

    曹鼐、高毂、张益三人端坐一旁,看着满脸纠结的朱祁玉。

    这些天来,三位大学士夹在皇上和百官中间,终于想出来一个两全之策。

    开海的诏书封还,但是,百官也要退一步,允许朝廷效彷祖制,派遣使者出海,宣扬大明国威。

    如此处理,既不算忤逆圣上,百官也能接受。

    朱祁玉看着手里的章程,皱着眉头,说道:“这……能行吗?”

    曹鼐笑吟吟地说道:“却不知郕王殿下可有更好的主意?”

    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你行你上啊!

    皇上和百官意见不合,我们内阁夹在中间容易吗?

    朱祁玉也明白,当下叹了口气,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那就……给皇上递上去?”

    曹鼐点头道:“劳烦殿下了!”

    朱祁玉不由得张大嘴巴:“让我去说?”

    三人面露微笑,用善意的眼光看着朱祁玉。

    你是监国,这种得罪人的事,你不去让谁去?

    我们三个已经够辛苦了,现在该你出马了,去吧,我们在背后支持你!

    朱祁玉也是无奈,只得拿了章程,前往御书房。

    “臣弟问圣躬安!”

    “免礼!”

    朱祁镇正在整理关于南京的资料,看到朱祁玉到来,便收了起来。

    “是不是开海的事有结论了?”

    朱祁玉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将手里的章程递过去。

    “经臣弟和内阁商议之后,认为我朝海禁已久,虽说今时不同往日,但是想要革新祖制,却不可急于一时,当徐徐图之。”

    朱祁镇将内阁拟定的章程细细看过,然后说道:“也罢,就按这个来吧!”

    “啊?”

    朱祁玉反倒有些奇怪,这就同意了?

    不再坚持一下了?

    朱祁镇却好似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说道:“让内阁拟旨吧,关于出海钦使,你有什么建议?”

    “钦使人选的话……”

    朱祁玉看了一眼站在侧方的金英,若有所思道:“不如效彷三宝太监,寻一名内侍任提督钦差太监,下西洋正使,总览西洋事务。”

    金英正在一旁端茶倒水呢,听到这里,不由得愣住。

    郕王殿下,咱家可没得罪你吧,怎么就给发配出海了?

    虽然三宝太监已经去世,可是,当初下西洋的班底还在呢,咱家一辈子在深宫大院,连大海长啥样都没见过,你让我去干啥?

    与此同时,朱祁镇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似乎对朱祁玉的提议颇感兴趣。

    金英也发现的情况不妙,赶忙解释道:“皇上,奴婢……奴婢没出过海,没有经验啊……”

    “去一次不就有经验了吗?”

    “可是,可是……”

    金英急得不知所措,我都五十多岁的人了,眼看快退休了,你给我整海上去……

    谁知道出去了还回不回得来!

    虽然很多太监把郑和当作偶像,可是,并不是每个太监都能成为郑和。

    出海远航的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甚至可能遇到一场风暴,整支舰队都被覆没。

    朱祁镇却没想那么多,在他眼中,不想成为郑和的太监不是好太监。

    另则,无论任何年代,长途航海都是一件枯燥且危险的事情。

    大明不乏有能力的文臣武将,若是让他们出海,就算去了,也不一定会全力以赴。

    因为他们都有父母妻儿,心中都有挂念,在海外,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家。

    一支远航舰队动辄数千上万人,漂泊在海外,思乡之情日积月累,就会像于谦说的那样,成为隐患。

    相对而言,宦官们从小净身,无所牵挂。

    而且,宦官和皇帝的关系不是君臣,而是主仆,相比那些文武大臣们更适合完成枯燥危险的航海任务。

    “至于人手,所有的内侍你随便选,想带多少人都可以!”

    “奴婢……遵旨!”

    话已至此,金英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俯首称是。

    朱祁镇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