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皇上何故造反?

    第183章 皇上何故造反? (第1/3页)

    朱祁镇这一次铁了心要搞出点大动静,改革军卫所仅仅是个开始,南京城所有的一切,都要推倒重来。

    就在李珍去整顿各个卫所的时候,袁斌也没闲着,锦衣卫全体出动,到处都在抓人。

    涉嫌谋反的那一批早就被砍了,现在抓的,是顺藤摸瓜,被连带的,或者是被人举报,查出来真有问题的。

    自福州、广州沿海一带,朱骥也已经开始行动,大批涉嫌走私、通敌的官员、士绅被拿下,然后派人押送回南京。

    短短数日,查出来涉事官员已经达到三百多,牵连的人数更是已经过万,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加。

    这些官员之中,有文臣,有武将,甚至还有已经退休了,准备安度晚年的,也被人从家里给薅了出来。

    一时之间,整个江南的官场,人心惶惶,甚至有些人在早上去当值之前,写好遗书留在家里。

    于谦也不装模作样治水了,将淮安府的事情扔给工部侍郎王永和,自己则马不停蹄赶到南京。

    可是,饶是他早有准备,当看到名单的时候,终究还是被震惊了。

    “皇上,事态万万不能再扩大了,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朱祁镇却一脸的不以为然,说道:“朕抓来的这些人,都是证据确凿,按大明律,该免的免,该关的关,该杀的杀,为何不可?”

    “这……法不责众,这桩桉子牵连甚广,臣以为,最好能……往下压一压。”

    “法不责众?”

    朱祁镇不禁笑了,问道:“太祖皇帝的时候,为何没有法不责众的说法?”

    于谦直接愣住了,着名的洪武年间四大桉,每桩桉子牵连人数都以万计,难道……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朱祁镇,心中暗道,莫非这是老朱家的遗传,身体里都有当暴君的血脉?

    朱祁镇收起笑容,继续说道:“律法就是律法,从来没有法不责众的说法,若不然,公平公正何在?”

    “可是……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于谦并不是想替这些人开脱,只是认为,牵涉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把人都噶了,这江南的官员凭空少了一半,如何运转?

    朱祁镇不等他说完,便打断道:“你错了,大明从不缺少人才,只是太多的人才被淹没,被浪费掉了而已,这是朕近几日拟定的新政措施,你来看看!”

    于谦接过一沓自稿纸,第一页写着军卫所改制,他本身就是兵部尚书,对于军队的问题自然最上心,于是细细看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迷茫和疑惑,可是,越看下去,越是震惊。

    皇上竟然想把太祖皇帝留下来的屯田制全部废弃,改为募兵制。

    另外,百姓户籍也不再限制,以后就没有农户、军户等区分了。

    精简部队数量,允许老弱病残等不适合继续当兵的军户退伍,自谋生路,朝廷会给与一定的补助,然后是上调军费,强化军事训练,更新武器装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

    看到这里,于谦忍不住说道:“皇上的革新措施全部针对当下军队的弊端,可是,实施起来的话……怕是有些困难……”

    “你说说看,有什么困难?”

    于谦点点头,说道:“其一是军费,若没有屯田,大量的军费从何处出?仅仅这一项,每年把朝廷所有的税收全拿出来也不够,这还只是平时,若遇到战事,花费至少要翻三倍以上。”

    朱祁镇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朕当然想过,既然是改革,就要全方位地改,只改军肯定是不够,因此,士农工商,朕一次性都给改了,接下来,朝廷会鼓励民间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海外贸易,有了银子,就能多交税,就能养得起大明的军队!只有军队强了,别人才不敢觊觎大明的万里江山,才能更好地保护天下百姓,到时候,我大明的商船去外面做生意,人家都会高看你一眼!”

    “皇上说的有道理,只是……臣以为,想要发展工商业,首要的问题是让百姓吃饱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做其他的,眼下最紧要的,还是解决土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