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你是地主头子

    第202章 你是地主头子 (第1/3页)

    洪武三年,朱元章终于决定,在全国各地推行户贴制。

    由于是在全国范围推行,不但规模宏大,对户贴的制作标准自然也要严格得多,新户贴除了有原有的几项外,还增加了士绅家里的奴婢数量,并且为了公平公正,朱元章下令制作户贴的所有官员,无论大小只要参与过监制过程都要在户贴上签字画押,防止有些官员投机取巧。

    于是,大明的户贴制正式诞生了。

    至少在诞生之初,户贴制有利于明朝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朝廷的税收,进而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是一项国富民强的政策。

    然而,任何制度都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会变成制约社会发展的枷锁。

    朱祁镇知道,若是下旨废除户贴制,必然会遭到百官反对,甚至他们压根就不会去思考,户贴制究竟该不该废除,只揣着一句祖制不可违,就跳出来反对。

    可是,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只能走下去。

    哪怕我这个皇帝亲手推翻了大明朝廷,也总好过被别人造反。

    朱祁玉眉头紧皱,他很不理解,为何皇兄变得越来越激进。

    最近这一年多以来,皇兄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亲率大军伐漠北,平倭寇,十足的一副千古明君的气派。

    可是,动不动就要改祖制,大肆抓捕朝廷官员,却是一副专横跋扈的暴君形象。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有的时候,他很迷茫,自己究竟是该怎么办?

    现如今江南人人自危,甚至波及到京师,满朝士绅官员已经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他担心有一天,皇兄刚愎自用,终将引来反噬。

    现如今,大明百年来的户贴制也要改了吗?

    如果没有户贴限制,如何控制百姓流动?

    如果农户都去作坊务工,没人种地,粮食怎么办?

    更严重的,如果军户也去务工,没人当兵,打起仗来怎么办?

    朱祁镇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便笑着说道:“新政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细节朕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吾弟若是想知道答桉,不妨亲自去一趟蔚县。”

    “蔚县?”

    “不错,就是蔚县,正好和于谦做个伴。”

    “于学士也在蔚县?”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蔚县是新政的试验点,这一年来,商辂干的还算有些模样,等你亲自到了那边,才会理解,朕所说的新政究竟是什么,朕所追求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朱祁玉这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现在急切地想知道,让皇上不遗余力,甚至不惜和全天下作对的新政,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时候,怀恩前来禀报,内阁曹鼐、张益求见。

    朱祁镇顿时有些头大,可想而知,这两位老哥肯定满腹怨言,特别是张益,据说亲自跑了一趟漠北,想来吃了不少苦头。

    不过,又不能不见,只好摆手道:“让他们过来吧!”

    朱祁玉起身告辞,曹鼐和张益来到书房,叩拜行礼。

    “两位卿家免礼!”

    朱祁镇努力挤出一丝微笑,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谢皇上!”

    两人站起身,曹鼐忍不住说道:“皇上,您,您……唉!”

    朱祁镇抬起手,微笑道:“曹卿家不要着急,有什么话慢慢说,怀恩,去倒茶!”

    曹鼐摇了摇头,说道:“皇上,您出去……倒是跟我们说一声啊,这么大的事,老臣竟然事先毫不知情,实在是……有些不合适啊!”

    他很想大喊一声,我是堂堂内阁首辅,我是首辅啊!

    张益紧跟着说道:“皇上突然不辞而别,臣等心中甚是不安,后与礼部尚书邝埜追去了漠北,只看到一个唐行古……”

    朱祁镇听到这里,突然意识到,对啊,唐行古这家伙在哪了?

    新政即将推行全国,手底下得有人,现在很多得力的部下都不在京师,比如说张懋,暂时住在黔国公府,没错,其实他压根就没去安南,只走到云南就停了下来。

    哈铭、陈懋、井源这些得力干将,分别镇守在西北和北方防线。

    文臣之中,最靠的住的是于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