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新政,迫在眉睫

    第230章 新政,迫在眉睫 (第1/3页)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薛瑄腾地站起来,问道:“你说什么?”

    不仅是他,所有人都愣住了。

    观审团中,朱祁镇也是一脸的震惊。

    当初从鞑靼部搜出来那些书信,说明衍圣公多多少少是有些问题的。

    不过,也只认为是孔家人贪生怕死罢了,况且那时候也顾不上,就搁置在了一旁。

    派贝琳去请衢州孔氏,本没抱多大希望,可没想到,竟然揭出一个天大的秘密。

    衍圣公乃是太祖皇帝赐封,怎么可能会是蒙古人……

    孔彦缙更是气急败坏,几乎跳着脚,骂道:“你这竖子,如此诬陷于我,是何居心?”

    说完之后,立即来到堂前,哭诉道:“此人包藏祸心,诽谤忠良,唯恐天下不乱,还请薛大人公断!”

    薛瑄眉头紧锁,问道:“孔明伯,你要想清楚,若拿不出证据,便是诬陷当朝国公,本官少不得要定你个反坐之罪!”

    孔明伯深吸一口气,然后对贝琳点了点头。

    贝琳示意,先拿出一沓书信。

    “薛大人请看,这是皇上带兵伐漠北,北元可汗脱脱不花仓皇逃离之际,来不及带走的书信。”

    薛瑄接过书信,打开看了一眼,顿时神色大惊。

    紧接着,他又打开其他,越看下去,越是震惊,不可思议地看向孔彦缙。

    孔彦缙满脸错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薛瑄额头汗渍淋淋,事情严重了!

    单从这些书信来看,莫非自己一直力保的衍圣公,真的和蒙古人之间有着什么说不清的关系?

    否则的话,对于蒙古人的要求,为何不一口回绝,而是句句留有余地?

    这可如何是好……

    孔彦缙早已按捺不住,上前问道:“薛大人,不知……”

    “本官倒要问你!”

    薛瑄沉着脸,将书信递过去:“这些书信,该作何解释?”

    孔彦缙看到书信上的内容,已是神色大变,赶忙说道:“这些,这些……可能是祖上……”

    他一边说话,浑身大汗淋漓,拿着信的手竟有些发抖。

    “祖上……我,我也不清楚……”

    “你若想说,不清楚上几任衍圣公为何与蒙古人之间私通书信,那好,其中有三封是你的亲笔信,怎么解释?”

    孔彦缙一咬牙,说道:“这些信我根本不知道,定是有人伪造!”

    薛瑄可不傻,怒道:“你是说,有人伪造你的笔迹写了书信,然后藏在万里之外的漠北应昌城?”

    “定是……是了,定是锦衣卫,他们先是屈打成招,眼见三法司翻了供,便想办法诬陷,薛大人,你可不要被他们骗了!”

    如果承认和蒙古人之间有书信来往,那么,衍圣公的形象定会轰然倒塌,想要东山再起就难了!

    薛瑄刚刚亲眼目睹了两位同僚落马的全过程,此时心乱如麻,或许,自己一直以来维护的正义,竟是错的吗?

    如今想来,锦衣卫的所作所为,手段并不卑劣,甚至是光明正大。

    士林集团如此不堪一击,究其原因,是因为自身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薛瑄看向孔明伯,问道:“单凭这些书信,不能证明衍圣公的身份,你还有什么证据,一并拿出来吧!”

    他已经想清楚了,自己尽心竭力拉偏架,结果发现,原来是被人利用,险些成了帮凶!

    从现在开始,只看证据,不讲情面。

    管你什么衍圣公,就算孔圣人从棺材里爬出来,只要你能拿出证据,我就敢判!

    孔明伯拿出随身携带的另一个小布包,呈上。

    “这些是孔氏先祖留下的族谱、杂记、日志等,请大人过目!”

    薛瑄接过来,他自幼读书,这辈子都在和书籍打交道,这些书籍一眼看去都很老旧,至少有些年头,首先可以排除伪造的可能。

    孔明伯上前,翻开族谱。

    “前元时期,蒙古人册封孔之全为衍圣公,是为如今曲阜衍圣公一脉的先祖。”

    孔彦缙神色一凛,说道:“之全公乃元用公之子,元措公之侄,继承衍圣公爵位有何不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