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怜香惜玉

    第337章 怜香惜玉 (第1/3页)

    朱祁镇心情大好,根本没有注意到宁王嘴角那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

    「甚好,就依卿家安排!」

    宁王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却说道:「皇上切莫见怪,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祁镇不解,道:「卿家有什么话,直言便是。」

    「是,这个……」

    宁王压低声音,说道:「臣的意思是,既然是出去玩……不,不,是……圣驾临幸江南,自然还好好体验一下这里的民土风情,若是大张旗鼓,百姓免不得心生敬畏之心,不如便服出巡,如此方能感受到最真实的民间百态。」

    朱祁镇正有此意,当即点头道:「如此也好,樊忠,你跟着朕。」

    樊忠垂手行礼:「是!」

    在一旁,袁彬却神色紧张起来,说道:「皇上还请三思,若是不派护卫随行,万一遇到一些突发状况……」

    朱祁镇摆了摆手,道:「没那么多万一,你带些暗探,隐在人群中,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轻易亮出身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袁彬只得点头称是,然后下去准备。

    这时,怀恩赶忙上前,道:「皇上,奴婢这边带了几名东厂的精干,不如与袁指挥使一起……」

    「行了,有锦衣卫就够了!」

    朱祁镇扫了他一眼,便说道:「你也换上便装,随朕一起。」

    「奴婢遵旨!」

    怀恩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皇上把自己晾在一旁,因为太监的身份就是伺候人的,如果皇上什么事都不带自己,不知怎的,总有一种被始乱终弃的感觉。

    半个时辰后,朱祁镇和宁王换上儒衫纶巾,宛如两名结伴进京赶考的青年才俊。

    樊忠和怀恩跟在身后,扮作仆从模样,君臣四人径直来到秦淮河畔。

    走在半路上,朱祁镇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这地方……怎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一直来到河边,看到华丽的画舫,他心里勐地想起,这里……来过啊!

    转头看了一眼宁王,仍是满脸谄笑,怪不得这家伙坚持便服出巡,这他娘的是……逛花船啊!

    【鉴于大环境如此,

    这种事还真的不能声张,若是传了出去,皇上在江南勾栏听曲,礼部那些人还不得疯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宁王一眼,很想大声告诉他,我是想看看江南的美景,不是要看美女。

    后宫嫔妃那么多,我需要坐火车跑两千多里路,来这里……听曲?

    这是明朝,又不是清朝,后宫一群歪瓜裂枣,逼得皇帝没办法了,一趟一趟往江南跑。

    虽然清承明制,可是,两朝在后宫选拔上,几乎是天差地别。

    明朝挑选宫女和嫔妃,讲究一个平民出身。

    通常来说,能当上皇后的,都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子。

    当然了,这里的普通百姓,指的一般都是当地士绅,若是官员,则大多是基层官吏,或是除了打仗以外,平日里压根没有兵权的武将。

    真的底层百姓是不在讨论之列的,试想一下,穷苦百姓人家,吃饭都困难,能活着就不错了,就算生的有些姿色,其言谈举止、涵养学识根本无法和大家闺秀相提并论。

    比如说洪熙朝的皇后张氏,乃是指挥使张麒之女。

    宣德时期两任皇后,胡善祥的父亲是县丞,孙若微的父亲是主簿。

    朱祁镇的正宫皇后钱氏,祖上是靖难功臣钱整,曾任燕山护卫副千户,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其父钱贵继承了祖传

    的武职,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

    不过,这样的官员仍然无法进入大明的权力中枢,至多是个有些本事的粗鄙武将罢了。

    因此,太皇太后张氏在挑选皇后的时候,不但要考虑相貌、品行等,更要考虑其家庭出身,最终敲定为钱氏,并亲自主持大婚。

    钱贵则是父凭女贵,直到女儿被选为皇后,才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

    这样的选妃体制,主要是为了限制那些重臣的权力过度扩张。

    如果皇帝娶了丞相或是尚书的女儿,这人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