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买书

    第417章 买书 (第1/3页)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浸,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出自葛洪所着《肘后方》治寒热疟方第十六篇,其中记载了五个常用方子,青蒿绞汁只是其中的一种。

    当周王说出肘后方三个字的时候,焦信不由得愣了一下,似乎并没有听说过。

    片刻之后,他才说道:“下官只读名医名着,殿下说的这个方子……”

    “你的意思是,葛洪并非名医,肘后方也不是什么名着,你这个三代御医之家,根本不屑去看,是不是?”

    听到周王这番话,焦信脸色有些难看,仍坚持道:“民间的偏方多有错漏,下官不敢轻信。”

    “哈哈,好一个民间偏方,好一个不敢轻信!”

    周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说道:“难怪皇上要整顿太医院,如尔等这般自命清高之辈,只知因循守旧,不思变通,不思进取,谈何治病救人?”

    焦信被周王指着鼻子一通训斥,心中大为恼火,却不敢发作。

    周王见他一脸不服的样子,冷哼一声,道:“怎的,本王说的不对?”

    “王爷自然是对的……”

    “你不用这般装模作样,本王现在急着去治病救人,没时间与你斗嘴,等消除了东乡的疟病,再回来骂你!”

    焦信几乎要气炸了,脑袋一热,道:“殿下乃当今藩王,想要训斥下官,只管训斥便是!”

    周王面色一沉,道:“那好,今日你别拿我当作藩王,也别说自己是什么八品医正,现在你我二人就是两个寻常郎中,论一论医道,如何?”

    眼见形势剑拔弩张,仇源赶忙上前劝道:“殿下休要动怒,焦太医他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他却说不出来,毕竟是武将出身,本就不善言辞。

    “仇巡检,你先退在一旁!”

    周王没理他,继续对焦信说道:“就说这东乡疟病,你来讲一讲治病去疟之法!”

    焦信梗着脖子,道:“下官已经说过了,疟病不难医治,但是百姓们互相走动,致重复染病。”

    “所以,你便堂而皇之地将百姓们圈禁起来,任其病情不断加重,自生自灭?”

    “下官也是无奈之举,若不圈禁百姓,这场疟病永远无法根除,甚至还会扩散到更多的地方,到那时候,受灾的地方可就不止是东乡了!”

    “好大的口气!”

    周王沉着脸,说道:“皇上派你来东乡,是让你治病救人,你却在这里危言耸听,残害百姓,到了如今,竟然还在此大言不惭,还要脸不要?”

    “我……下官……”

    焦信有些语无伦次,只好说道:“如今这局面,且不知殿下有何良策?”

    周王说道:“良策谈不上,但是本王不会置百姓的性命于不顾!”

    焦信小声都囔道:“等疟病扩散开来,岂不是更加难以控制……”

    “我就不知道你心中不服,这样……”

    周王对仇源说道:“从现在开始,东乡上下听从本王号令,全部行动起来!”

    说着话,又看了一眼焦信。

    “此人全程跟随,让他看看,何为医者仁心,何为治病救人!”

    仇源赶忙点头称是,招呼手底下的差役去采购青蒿。

    朱骥也命人前去蓝田县和周边各县,联络当地县衙,对东乡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有锦衣卫出面,办事就方便多了。

    从第二日起,陆陆续续来了百十号差役,还带着大量的青蒿。

    接下来,按照周王的吩咐,将青蒿用井水浸泡,静置一夜。

    与此同时,周王亲自带人熬了两大锅药,分发给病重之人。

    到了第三日,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所有郎中和伙计一起动手,将浸泡过的青蒿搅碎,然后分别投放在东乡的十几处井水之中。

    焦信见状,不禁皱眉道:“哪里有这样用药的,岂不是浪费?”

    在他的认知当中,药材定是要晾干,配比,煎煮,最后才能服用。

    如这般直接大把大把往井水里扔的,还是第一次见。

    仇源正巧在他身边,便小声劝道:“焦太医,你就少说两句吧!”

    事到如今,焦信也知道,无论心中有多么不忿,却也只得忍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