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君臣之别

    第520章 君臣之别 (第1/3页)

    船上的儒生大多没有出过海,受不得风浪。

    这些人的出身非富即贵,自幼娇生惯养,别看他们每天将寒窗苦读挂在嘴边,事实上,穷人家谁读得起书?

    夏绍鹏只是个开始,随着航程进行,每天都有人被丢进大海。

    虽然很多人表示抗议,可是,石亨才不管这些。

    一旦出海,生死有命,这是规矩。

    蒸汽轮船的动力很足,二十天后,船队抵达佐渡岛。

    孙长河小心翼翼踏上陆地,此时此刻,在他内心深处,忍不住想要放声大哭,我还活着,还活着啊!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大明不要我,没关系,我可以把我的才华带到大洋彼岸的倭国,在这里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稍加休整之后,众儒生跟着一条兼良前往江户町。

    经过一路的攀谈,一条兼良对孙长河十分期待,并许诺,等面见彦仁天皇,必然推荐孙长河任幕府执权。

    孙长河心中暗喜,他对倭国的政权比较了解,所谓的天皇,不过只是个摆设,手里连实权都没有。

    真正控制倭国军政的是足利幕府,地方的权力则分散在各守护大名手中。

    执权是幕府佐官,足利幕府掌控实权,能够做到幕府执权,其身份和关白已经很接近了,至少算个副丞相。

    终于,队伍抵达江户町。

    这里是倭国的京都,只不过,此时的倭国生产力极为有限,所谓的都城看起来和大明的一个县城差不多。

    一条兼良转过头,道:“先生,我们到了。”

    孙长河缓缓点头示意,看着眼前破旧不堪的城门,突然间,心中冒出一个想法。

    “一条吾兄身为倭国关白,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番回国,为何不见官员出城相迎?”

    一条兼良闻言,直接愣住了。

    我就出去考察一下,怎的还有这种说法?

    孙长河见状,便摇了摇头,说道:“此乃礼法,倘若世人不遵礼法,将再无秩序可言。”

    “受教了!”

    一条兼良抱拳行礼,心中暗道,果然还得是正儿八经的圣人子弟,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关白,竟然没有注意上下尊卑,真是丢人。

    平日里没有注意也就算了,今日真正接触到了礼法,对照之下,确实感觉有些不妥。

    或许……倭国也该变一变了!

    孙长河见他沉默不语,但是脸上带着一些惭愧的神色,知道自己说中了。

    诸如仁义礼法此类,本就是自己所擅长的,聊个三天三夜也不困。

    “按照礼法,该当由彦仁天皇亲自下令,由礼部牵头,率群臣出城相迎。”

    一条兼良更加惭愧,说道:“鄙国没有礼部……”

    孙长河先是一愣,然后叹息道:“一条兄,任重而道远啊!”

    一条兼良明白他话中所指,便说道:“以后还要仰仗先生!”

    “老朽不敢当!”

    两人客气几句,一条兼良率众儒生进城,来到皇宫。

    只不过这个皇宫忒也寒酸了点,别说紫禁城了,就是寻常的王府都要比这个豪华十倍。

    彦仁天皇已经得到一条兼良回国的消息,更是得知他从大明买回来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还带回来数千名儒生,甚是开心,设下晚宴招待。

    当然了,皇宫能容纳的人很有限,数千人都去参加肯定不现实,于是,由孙长河等为首的十几名大儒前去赴宴。

    宫殿之上,还有一些文臣武将作陪,他们有的穿着官衣,有的身穿铠甲,还有的穿着儒衫,彼此叽里呱啦说的不停。

    孙长河落座之后,看到这些人,心中暗道,果然是蛮夷之地,连官服都没有,还在皇宫内院如此喧哗,这要是在大明,早就被轰出去了。

    不多时,彦仁天皇在一名年轻将军的陪同下走进大殿。

    此人便是年仅十九岁的足利义政,也是倭国最有实权的人。

    在场的文武群臣哗啦围上来,纷纷弯腰行礼。

    突然间,有人大喊道:“叩见吾皇万岁!”

    所有人的目光聚集过去,见一人正在行三拜九叩之礼。

    众人大多听不懂汉话,但是看到这个人叩拜的姿势,心中大为震撼。

    这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