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通家之好

    第四十七章 通家之好 (第2/3页)

来是怕让人认出他的身份!”

    同样都是少年郎,两个人的脑电波没在一个频道上。

    高澄只能解释:

    “我是说他有没有表字,或者别号。”

    司马消难思索片刻,回道。

    “别号我不知道,但我记得他表字彦深。”

    赵彦深!这名字一出,高澄哪还不知道是谁。

    深受高欢、高澄、高洋、高演、高湛父子五人信任,北齐一朝唯一善终的丞相。

    在他们高氏政权,位高权重,还能善终,这份履历足够让人叹服。

    段韶能善终,那是因为他姨母叫娄昭君,赵彦深可没有这么一位姨母。

    心思直转,高澄立即换了一副嘴脸,亲热地握着司马消难的手,笑眯眯地拉起了家常。

    这举动把司马消难看得一愣一愣。

    闲聊间,高澄反复强调两家的情谊,言说父辈们是密友,他们彼此间,也应该好好亲近,要时常往来。

    两个人相谈甚欢,等回过神时,已经日上三竿。

    高澄辞行,司马消难执手相送。

    临别时,高澄很是不舍,再三言道:

    “我与消难一见倾心,恨不能朝夕相伴”

    又与司马消难约定明日再登门拜访,高澄这才离去。

    看着频频回首相望的小高王,司马消难感慨道:

    “世子待人亲切,不作伪,一如高王,是个真性情。”

    等司马子如醒来,司马消难把这番评价跟父亲提起,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父亲的眼神很奇怪,似乎隐藏着担忧。

    难不成是担心自己与世子交往甚密,遭人嫉恨构陷?

    哼!我与世子坦荡荡,何惧人言!

    高澄回去面见高欢,这才得知高家与清河王府的亲事已经走过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个流程,婚期定在两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二。

    而高欢也将在五月初三带着家眷与大军返回邺城。

    成亲后,大姐儿要住在宫中,但是元仲华年纪太小,依旧养在清河王府,等年岁大些,再接进高家。

    至于尔朱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