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宫变

    第七十二章 宫变 (第1/3页)

    当娄昭听到陈元康说明来意,第一反应也是选择要逃。

    他是娄昭君的同母弟,打小就跟在高欢身后,知道姐夫是个念旧情的人,即使丢了洛阳,也不会遭受责难,何苦留在这里给人当靶子。

    至少他从没有听说过发动政变,却放任禁军被对手掌控的道理。

    留在洛阳有生命危险,逃回晋阳,还可追随姐夫南下,戴罪立功。

    难道二十万鲜卑大军还夺不回洛阳城?

    高隆之目睹了娄昭的选择,重振精神:

    真不是我懦弱畏缩,就连娄昭这样骑射冠绝于世的军中大将,在审时度势以后,也觉得去往晋阳报信,才是明智之举。

    这般想着,高隆之瞥了眼陈元康,心道:他可是你主君的亲娘舅,你能持剑威胁我这个冒认的亲戚,难不成还敢逼迫娄昭身陷险境?

    陈元康的长剑留在了宫门外,不是人人都有携剑入宫的资格。

    但是陈元康还有一张利嘴。

    “我之所以前来报信,正是听说了宗王们临近举事,这才往宫城避祸。

    “将军应趁消息还未传开,先发制人,立即以议事为名,召集禁军将领,将立场不明之人或擒或杀,再以心腹代之。

    “届时,将军只需关闭各处宫门,隔绝消息,贼人仓促起事,缺乏攻城器械,也只能望墙兴叹。”

    说着,陈元康哄骗道:

    “大王命世子为京畿大都督,领军三万南下屯驻洛阳,不日便将抵达,这也是宗王们急于叛乱的缘由。

    “将军只需守住宫城,待世子赶到,贼众必然溃散!若弃军而走,路遇贼众,又如何能够保全自身!”

    娄昭、高隆之还不知道高澄受任京畿大都督一事,更不可能知晓同行的只有段韶麾下三千人。

    “先生所言当真?阿惠真领了三万人南下?”

    娄昭惊喜道。

    若真以雷霆手段,确实能震慑禁军数日,勉强守城。

    他担忧地是等高欢接到消息,再从晋阳起兵,纵使击溃叛军,也只能进宫为自己收敛尸身。

    陈元康却打了一个马虎眼,他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